探索古典名著怎么教 --以《红楼春趣》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张海芬
[导读] 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统编教材已编排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篇

        张海芬
        宁津县鲁能大曹希望小学                德州市   253400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语文统编教材已编排中国古典名著单元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课文,是四大古典名著的节选,目的在于在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铺垫阅读古典名著的路子、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本文以《红楼春趣》为例从故事情节、细节描写、人物形象、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了中国古典名著怎么教。
        关键词:人物情节、细节描写、教学方法
五年级下册课文《红楼春趣》,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讲的是宝玉、黛玉等青春年少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通《红楼春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语言简练,故事丰富;节奏快慢,错落有致;描写细腻,如临其境;人物众多,性格分明;虽为放风筝,实为展性格。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统编教材略读课文看我前提提示以及我们总结出的课文特点,来确定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
一、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人物,往往与情节息息相关,读懂人物和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基础。五年级
下学期的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学会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握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这是阅读长篇小说的最基本的方法。
                本课《红楼春趣》中虽然课文只写了众人放风筝的故事,篇幅不长,但是却涉及十几个人物,这些人物中有主子、丫鬟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在教授课文中我们必须先引导学生理清人物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圈出人物,尝试
说一说人物之间的关系。面对情节紧凑、人物众多、关系较复杂的课文,学生梳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加上适当讲解、提示,然后板书学生交流后得出的人物关系表。在识清人物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默想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形成简单的情节图:送还 → 放起来 → 放飞走。当学生对比这一情节线与课前导语的概括内容,对于人物关系和情节联系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第二,聚焦人物言行,把握人物形象。
(一)关注主要人物
贾宝玉是本篇课文中的重要角色。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宝玉的人物形象。教学时需要从语言文字着手分析,联系原著或者上下文。
先看语言描写。①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宝玉一眼就能认出这风筝是嫣红姑娘的,并立刻指示“拿下来给他送过去”,可见对贾府上下女儿十分熟悉、体贴。② “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再把大螃蟹拿来。”加上“林大娘才送来”的美人风筝,大鱼象征富贵有余,螃蟹象征横向,美人风筝象征美人,足以说明宝玉在贾府备受宠爱的程度和他的家族地位。③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又急又恼,却不忍对“美人儿”“动粗撒野”,凸显出他对“女儿”的异常怜惜和珍爱。从动作描写,又可见他的骄纵恣意。但是从丫鬟对他说的话以及他对丫鬟的态度也从侧面反映了贾宝玉的平易近人的特点。
(二)次要人物不容忽视
在小说中还有一些着墨不多的次要人物,他们在突出个性、烘托主要人物、
推进情节、渲染氛围、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本课中次要人物有晴雯、袭姑娘、黛玉、紫鹃、宝钗、宝琴、探春等。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人物特点。

从风筝的象征意义可以看出:
曹雪芹 《红楼春趣》:人物与对应的风筝名
人物    风筝名    人物特点
宝玉    “大鱼风筝”“大螃蟹”“美人”风筝    富裕、横行天下、爱美人
黛玉            放晦气
宝钗    七个大雁    善做人、既不张扬有做领头雁
宝琴    “大蝙蝠”    生活幸福
探春    “大凤凰”    像凤凰那样展翅
值得注意的是,人物形象概括应以学生自主发现为主,在教学中教师只作适当地点拨,绝不可直接灌输人物形象。并且教师更应引导学生紧扣文字描写,调动阅读和生活经验,充分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挖掘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中,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原著、补充认知的兴趣,从而打开名著阅读的大门。
二、小组分工协作,提高阅读效率
名著学习还需小组合作,我们的阅读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人情感体验,还需要让学生有团队意识。上好名著阅读课科学合理的分工必不可少。需要教师在提前熟悉每个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能力之后,科学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让课堂效率得到提升。在分组时要确保每个小组内的阅读水平能够平均分配,不能把优等生和差等生分别列为一组,这样不利于班级整体的阅读水平提高。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能主动地引导小组成员细致的分工,明确目标,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红楼春趣》的教学:概括放风筝情节,对宝玉的印象、每个风筝的寓意、对春字含义的探讨,都离不开合作。在合作交流后根据小组汇总的问题按重难点逐一解决、概括、总结。
第三,家校共育,自主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阅读量的支撑。语文阅读课应该注重使学生独立自主阅读,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把“盲目学习”变成“精准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依靠学校课堂,更应让家长参与其中。家校合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研究表明,课外书阅读不仅不会影响语文课程学习,反而会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在课外阅读名著时或阅读课外书的同时,要灵活运用老师课堂上教授的阅读方法,如做笔记、写批注等。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层次。                 
第四、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古典名著长存于世,在当代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挖掘文章的语言、思想、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精华,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吸取精华。《红楼》中贾宝玉怜惜女子、平易近人的特点,体现出现代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平等待人、追求自由的民主思想。纵观整部《红楼梦》贾宝玉悲剧结局,是由众人骄纵、宠溺以及封建腐朽的教育观念密不可分,启示我们教育孩子因材施教,,不可一味溺爱或苛责。
古典名著阅读教学,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倡导多元化阅读,鼓励差异性阅读,促进学生从课内名著阅读拓展到课外名著阅读,分享阅读乐趣,提升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 田春龙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 [J]. 现代教
育科学 ,2015(6):160-161.
[2] 曹睿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北方文学:
下 ,2016(10):95.
[3] 崔胜敏 .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J]. 新校园 ( 中
旬 ),2018(05):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