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银屏中学 238051
摘 要:复习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很多学生在复习时却不知道从哪儿入手,要么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要么是题海战术。作为物理老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要利用好物理复习课这个平台,不能一味地为了复习而复习,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复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关键词: 有效 合理 面向全体 合作 实验
正 文: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复习的重要性。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在学过新知识后,经过一段时间就遗忘了很多,导致在阶段测试、课堂回答以及有关知识迁移的教学过程中效果大受影响。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往往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后,就会适时进行复习,既是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又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一、合理选择复习内容
初中物理分为声学、光学、热学、力学、电学等内容,无论是复习哪一部分内容,都应该认真领会新课标、钻研教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复习的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复习时既不要超课标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
1.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
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原理、基本公式等,在复习课中要以这些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但复习课与新授课应该略有区别,在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可做适当的引申和提高。例如:在九年级复习电学知识时,首先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再复习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规律(I=I1=I2)和并联电路中的规律(I=I1+I2)、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的规律(U=U1+U2)和并联电路中的规律(U=U1+U2),在此基础上结合欧姆定律引导学生分析并证明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R=R1+R2)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1/R=1/R1+1/R2)。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对众多的物理知识通过比较,找出联系,既方便学生区分又方便学生记忆。
2.复习要侧重常见而学生普遍易错的知识
例如:在《基础训练册》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重20牛的物体静止放在斜面上,试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这道题难度不是很大,然而批改中却发现很多学生都把压力画错了,有的把压力的作用点标在重物的重心处,有的不标压力的大小,最多的错误是标错压力的方向。这些现象说明学生对画力的示意图掌握的还不够,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就要将这类问题作为专题进行训练,一直到搞懂会画为止。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实际教学中,复习课一般都是采用班级统一授课的方式进行,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进度要以中等学生的水平为基点,要求中等学生按教师的安排进行系统的复习,适当注意学习能力方面的提高。对于优等学生,既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优势,带动全班的学习氛围;又要详细了解其不足之处加以个别辅导,争取更上一层楼。同时还要给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进行自学,要求除掌握基本知识外,还要进行一定的提高。最后是基础较差的一部分学生,对于他们来讲,首先是要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习动机的培养,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安排上采取分层要求:中等学生的练习和作业注重基础知识,可以适当提高;优等学生的练习和作业除了要求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一定的提高练习,同时加强针对性辅导进行巩固。基础较差的一部分学生,他们的练习和作业难度要小一点,重点在于激发兴趣、树立信心,以鼓励为主,及时辅导巩固。
在复习中要立足中等生,提高优等生,帮助学困生。既做到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备足学生,及时解惑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在学了一些物理知识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有一部分遗忘了,甚至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错误或知识上的缺陷。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影响,导致成绩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的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要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在复习前,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备足学生,一方面要肯定他们能克服面对的问题,增强信心;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练习、作业和阶段检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薄弱点,精心设置一些例题和针对性的练习,先让学生去完成,然后将其中的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鼓励积极发言,要求指出到底是认识上的错误还是知识掌握上有缺陷,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找到问题后,还要引导学生以后要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对于同一类问题,要转变方式,换一个角度重新设置练习,反复训练并及时评讲,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素质。
四、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在回答课堂提问、提出问题这些环节,都是优等学生的天下,基础差的学生基本上被剥夺了发言权,有的学生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了,他们的思路都是随着优等学生的思路走,甚至没有思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按自愿原则(或就近原则)将全班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6—8人左右,必须优、中、差三类学生都有(这一点教师把握好,不必明说)。要求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表示出对别人观点的赞同或指出别人观点的不足),最终要尽量形成小组的统一观点(也可以有争议)。
例如:在复习“欧姆定律”这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按学习小组一起与教师完成对欧姆定律内容的复习,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如下2个问题。一部分小组讨论:根据I=U/R,我们可以说“通过某段电路的电流与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该段电路本身的电阻成反比”吗?另一部分小组讨论:根据R=U/I,我们可以说“某段电路的电阻与该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该段电路的电流成反比”吗?各学习小组按此展开讨论,待各组讨论完毕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说明本小组的讨论过程及结果(包括小组统一观点和有争议的观点),然后再组织全班学生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评价。这样的小组讨论发言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又可以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收获成功,获得别人的赞誉,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五、物理实验的复习
在初中物理复习中实验操作是一项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看,历次期末考试还有中考中,实验题的分值约占卷面总分的五分之一左右。
现行的物理课本中的实验大都是配合所学内容分散设置,很难让学生形成系统性认识,缺乏对实验设计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分类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弥补。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复习的过程中,要适当扩展内容,让学生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例如在复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首先出示该实验的电路图,接着复习有关电路连接、实际电功率、额定电功率等常规的一些问题,最后还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如果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且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很大且接近电源电压。经检查导线无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什么?(3)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例关系。其原因是什么?(4)这个实验与“伏安法测电阻”有哪些异同点。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相互讨论一段时间后,分析原因并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得出最后的正确结论,这样对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实验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联系了其他相关实验,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认识。
如何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相信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有自己的而且是行之有效地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复习课前教师要事先做好合理的安排,复习过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的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归纳,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并有所提高。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殿汉卿:《谈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物理教学探讨》2006年第6期。
[2]孙鹏伟:《简论有效备课的“八有”策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