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贫困儿童的智志双扶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蒙力逍
[导读] 鉴于扶贫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关于农村贫困家庭的扶贫计划成为现今难啃的骨头

        蒙力逍
        贵州省独山县尧梭幼儿园   558200
        摘要:鉴于扶贫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关于农村贫困家庭的扶贫计划成为现今难啃的骨头。而扶贫计划,需从幼儿抓起,由于教育是根本,故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幼儿学前教育是关键任务。在扶持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需要扶持农村贫困儿童的志气,致力于智志双扶的项目工作。
        关键词:农村贫困儿童;智志双扶;思考   
        
        前言:农村贫困儿童的双扶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项目重点工作。幼儿学前教育在提升志气,树立信心的基础上,再在相关智力开发的方面下功夫,故在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课程内容都有需要结合农村贫困儿童的特点,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幼儿学习信心,重视贫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贫困农村的孩子,由于经济、思想等原因,幼儿的心理区别于城市儿童的心理,他们相对而言,会自卑、内向、甚至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但是从另一方面,他们是在动手能力与自我管理上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故幼儿教师针对农村贫困儿童的特性,在智志双扶的政策引导下,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儿童心理建设,培养儿童学习信心。
        例如:不断在幼儿面前宣导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习助脱贫的理念。在教导幼儿数字学习时,可以利用农村才有的事物,对数字教学进行描述教导。如“1”像木棍,教师可以手持一根小木棍,在黑板上将“1”与木棍作对比,并且画出田字格,正确书写数字“1”,如“2”,比作小鸭子,教师可以亲和的问,是不是像池塘边的鸭子,教师也可以拿彩色卡片为幼儿展示数字“2”与小鸭子之间的对比,并在田字格上写上“2”。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数字“3”、“4”、“5”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并且为了树立儿童心理的信心,教师需要强调农村的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可以说:“小朋友们,我们农村的生活多么美好,还可以学习到这么多数字呢!”以赞美农村的方式,让儿童不感到因为农村生活而自卑。教师维护学生信心后,为了培养学生志气,还可以描述一些城市的画面,让学生了解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为了让学生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从而引导幼儿从小树立学习能够脱贫,学习可以改变命运的观念,让儿童在不感到自卑的前提下,对学习树立信心,立下志向。
        二、制定个性化课程,智志双扶作为教学活动组织目标
        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农村发展现状,进行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特色化户外学习课堂与生活实践课程,以个性化的定制双扶性课程,来教育儿童。比如农村的大山、农村的池塘、农村的田野,都是幼儿教师发挥教育水平,开展教学活动的极佳场所,以从生活中培养儿童,增加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例如:池塘边的捉鱼游戏为例,教师首先将幼儿带到池塘边,让儿童观察池塘里有什么,引导儿童表达,激发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如,有的儿童会说,有鱼、有石头、,有的儿童会说有树叶,有花,最后教师可以再次提问,池塘里有什么,与学生一起说出“池塘里有鱼、有石头、有树叶,还有花”。利用原生态的环境,培养孩子亲近自然、发现自然的事物,并且能够表达,培养语言发展能力。随后,教师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在池塘边捉鱼,以捉鱼的游戏,来教育幼儿数数能力。如,当学生把池塘里的都放在水桶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数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扶持智力发展。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从户外课堂回归学校课堂,为学生展示城市的高楼玉宇,给幼儿带来视觉的冲击与对比,让幼儿了解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引导儿童努力学校往城市发展,改变自己的家乡。农村贫困儿童,是在处于三观正在形成的起始阶段,所以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奋斗自强的精神,为智志双扶计划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重视学校与家庭互相监督作用,保证智志双扶计划的有效性
        幼儿的教学离不开老师、家长两个方面的监督。教师需要向家长宣导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家长支持幼儿的学习并且能够参与幼儿的学习。鉴于农村贫困元原生家庭的不同特征,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同一种模式说服家长或者是强制要求家长需要参与幼儿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去。
        例如:教师需要在家长与学生面前举相关的例子,关于贫困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或者是学习可以带来的家庭生活改善等例子,来重塑家长以及学生的学习信心,侧面刺激家长支持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农村贫困家庭分为两种,一种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另一种是父母在家做工的家庭。针对第一种类型,教师需要给予关爱,在生活教育上,需要教育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可以告知学生努力学习也可以跟父母去大城市生活,并且能够定居在大城市,孝敬父母,在学习上,如平时的拼音、数字、以及绘画音乐手工等其他技能方面,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家庭情况,可以将学生的每一期作业展示给其家长阅览,使家长能够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而对于另外一种,教师可以积极走访这些学生的家庭,不断获取家长的信任与认同感,来增进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让家长重视幼儿的学习。贫困农村的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学习上 ,应该区别于城市孩子的教学知识,农村的学生更加重视知识类的教育,故教师需要增加家长之间的交流,来辅导孩子、陪伴孩子的成长。
        四、结束语
        总之,农村贫困儿童的学前教育是需要被关注,得到重视的,所以需要提高儿童学习的动力时,也需要引导家长们的监督,共同参与智志双扶计划,脱离贫困,改变命运。
        
        参考文献
        [1]张维玺.农村地区不同家庭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17):210-211.
        [2]姜丽.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贫困及精准扶贫路径分析[J].兰州学刊,2020(05):162-173.
        [3]苟芳源.“精准”抚平贫困农村特殊家庭学生心灵的创伤[J].教育革新,2020(03):16-17.
        [4]刘一亚,丁丽娜.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1):64-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