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路飞
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教育局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也在积极的做出创新和改革。和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相比,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探究能力的教学。在初中时期,语文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更是其它学科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因此,在现代化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课改背景;初中语文;教学思路;创新实践
引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是教育机构开设的一门最基础的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如今新课改逐步实施,初中语文教学面临重大的挑战,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成了目前初中语文教师主要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再一味追求教学成绩,将新的教学思路融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课堂上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一、我国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现状
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分数直接制约着课堂,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将考试重点传授给学生,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氛围都必须服务于考试,直接导致实际教学方式势必与新课改的目的相悖。在传统课堂上,学生与老师是没有交流合作的机会的,传统教学方式容易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学生难有参与感,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很低,教学质量无法有质的提升。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推动国内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因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1) 教学效果式微
初中语文的教学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语文的学习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谈吐、逻辑关系和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和生活影响深远。要想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精神面貌以及思维习惯,就必须重视语文方面的学习和强化,所以初中语文教育的开展和优化十分必要。
但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学效果式微。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对枯燥,并且有许多需要背诵和默写的内容,所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都倾向于让学生背诵记忆,用背诵来巩固知识。为了应对考试,初中生需要多花力气在考试内容上,大量的背诵记忆和反复做题,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的气氛不够活跃,效果也不是很好。
(2)学习积极性不高
离开了小学的自由与快乐,进入初中的学生就必须面对应试的压力。而老师的教学目的也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着重强调考试范围的内容,教学方式也比较僵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时,老师只需要充当一个引导的角色,带领他们如何更好地修饰语言和组织表达。老师只需要负责教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前进。对于老师而言,拥有了双倍的时间来备课和研究教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老师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帮助他们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原因,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但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的气氛不够活跃,通常都是老师教授课程还要教学生学习,因为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学。
二、优化教学的创新实践
(1) 制作ppt课件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采用老师讲解加板书的模式进行教学,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因为板书的书写和板书内容的更替都需要时间,这对老师来说是不小的负担,而在这中间的时间差里,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去了,不关注教材内容。即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板书也会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不利于更好的完成教学。制作ppt课件可以采用图片加文字的形式,丰富阅读界面,学生观看和阅读起来不会单调枯燥。并且ppt有图片轮播和幻灯片播放的功能,无须老师一页一页的重新编排,只要提前将完整的课件制作好就可以直接在课堂中教学和演示了,这样也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的节奏,化被动为主动。
某市中学的语文老师在讲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将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学风气都在ppt里用图片和文字加以展示,用图片轮播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时代缩影。同时还附上了《岳阳楼记》正文,让学生可以在不用看书的情况下专注于ppt的演示,并且将重难点的生字和句子都做了强调的标记,便于明示重点。在课后互动环节也用到了ppt的演示功能,老师将句子翻译和阅读理解的题目和答案分别排列在相邻的两页,在学生读取题目和思考讨论之后再揭示答案,更能加深印象,教学效果非常好。
(2) 动态视频教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应该再拘泥于传统的黑板手写式教学,不是说传统手写式教学不可取,而是说可以结合新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比如使用投影仪投放课件。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单调的文字和枯燥的讲课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彩色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他们聚焦屏幕,在好奇和兴趣中学习。
比如上《桃花源记》的课程时,可以先使用投影仪放映一段桃花源的动态短片,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有了前期的铺垫,老师再进行教材内容的讲解便会容易得多,因为学生已经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了,方便他们后续的学习。对老师而言,减轻了教学讲解的负担,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有意思的学习,双方都轻松而快乐,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教学目的的实现都是一个好的方向和开端。
(3)加强实践和知识应用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将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要求语文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好新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教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平台,使学生在平台上得到锻炼,并逐步加强。比如中文应用能力和中文素养。另外,教师要多组织、多交流与应用文学知识有关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硬书法比赛等,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调动初中生的积极参与,使他们在参与中实现了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并更加深入的了解语文知识,加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在《背影》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当以父母的背影导入,并鼓励学生去到课外,去观察自己父亲的背影,并写下对自己父亲背影的理解。如此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还加强了学生的写作观察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满足现代化学生学习的必然条件和趋势。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文化水平,这样才能做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慧.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实践[J]. 中华少年, 2018,87(7):23-24.
[2]武爱秀. 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实践研究[J]. 学周刊,2019(35):56
[3] 李海云.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