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群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366100
摘要:古诗文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是由古至今传承的文化精髓,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也蕴含着深远意境。古诗词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具有诵读价值,因此,中职教师要注重对中职学生的古诗文阅读教学,以中职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激励学生阅读古诗文,使中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品味其中的深远意境,提高自身鉴赏能力,培养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古诗文阅读;有效教学
引言:中职语文古诗文阅读,是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也是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将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质量提高。
一、中职古诗文有效教学的重大意义
1.精选古诗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人留下的文化精髓,大量的吟诵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吸收古代语言的营养。中职教育课程安排基本每周三节语文课,每节课前可设计十分钟的学生口语训练时间(由于语文课时少,可利用每天早自习进行这样的训练) ,声情并茂地朗诵古诗文,诵读活动中把“诵读为本,不求甚解”作为开展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活动的一个指导思想。“诵读为本,不求甚解”,就是让学生在接受经典教育的时候,在接触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让一篇篇优秀的诗文在他们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完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可以开展一些古诗文诵读活动。即一月一次班级比赛、学期一次赛诗会、一年一次古诗文读书节。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但也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特别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使学生感悟到了古诗文“温柔敦厚”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古诗文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
2.解读古诗文,理解中传承传统文化内涵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经过专家学者悉心挑选而确定的,对中职学生来说,这些古诗文在形式、内容、思想、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准则、处事道理、民族大义、人生理念等,都是值得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除了通过带领学生朗诵古诗文,让它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之外,带领学生分析和解读古诗文的内容,使他们理解古诗文中蕴含的精神、理念,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讲授《论语》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每一句话的内涵,分析孔子对弟子言行、思想的教导,让学生理解儒家传统中的“仁”和“义”。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儒家思想,除了引导他们分析课文内容外,我还以现代社会中的具体事件为案例,如交通肇事逃逸、泄露商业秘密等,让学生用孔子的思想主张去分析这些事件中人们的行为,让他们体会到传统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不仅使他们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并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和素养。
又如,解读《劝学》,不进让学生学到学习靠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也让学生学会了锲而不舍的坚韧精神;理读《水调歌头》,学生领会苏轼豁达乐观的精神;解读《师说》,学生发扬“尊师重教”之风尚。古诗文中所涉及的做人、治学、从业的准则,以及看待生命、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来分析自己平时的言行,审视自己生活、学习、交际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不仅了解传统文化内涵,更能真正利用传统文化,来提高自身能力和修养。
二、中职语文古诗文阅读有效教学措施
1.重视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重视阅读,读要得法,才能事半功倍。文言文的诵读一般有默读、自由放声读、齐读、竞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运用意读、情读、美读等方法,学习传统吟诵和古诗新唱,诵读和弦歌应贯穿在文言文教学的始终,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
2.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佳动力以及内在驱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准确理解古诗文的内容与内涵有着一定的难度。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开展对中职学生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诵读古诗文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古诗文诵读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程度调动,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提高诵读教学成效,推动学生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故事、语言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形成对古诗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保证诵读教学效果。
3.营造诵读氛围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古诗文诵读环境,将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兴趣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诵读环境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2]。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诵读与鉴赏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尽自己努力为学生构建具体的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古诗文诵读氛围,让学生在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下深化对古诗文的理解,逐渐形成对古诗文诵读的强烈愿望。
4.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灵活教学
鉴于传统中职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单一、落后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升中职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及时更新和优化教学观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实现古诗文教学的灵活性。一方面,不断增加古诗文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充分感知古诗文的魅力,使古诗文课堂充满活力。
5.创造交流学习平台,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探究”是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式,它是对课本知识的再学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积极尝试适时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如何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充分融入到古诗文的学习意境中去,体会诗词,感受诗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内化其学习诗词的浓厚兴趣。比如绝大多数文言文都是若干个故事组成的,学生对枯燥的文言文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名人、历史故事还是很感兴趣的。那就让学生用生动的故事讲述课文的始末。再者让学生用古诗词写作,相互评改并结集出书,可谓香满铅华,幸甚至哉!
四、结束语:
中职教师要将古诗文诵读教学贯穿到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始终,实现对中职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视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诵读氛围,优化课堂教学,还要创造交流学习平台,内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对中职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有效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配合,在共同努力中深化学生文化底蕴,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卢莉芹.利用古诗文教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0):26-28.
[2] 王晓燕. 中职语文有效教学微探[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10).
[3] 崔健. 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有效教学制约因素及解决策略研究[D]. 2011.
[4]车鑫. 中职学校古诗文阅读鉴赏教学浅探[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03):38-38.
项目编号:(该论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职业院校专项)立项课题《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编号:JZ18115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