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郭丽
[导读] 问题化教学法属于一种将问题作为授课载体的方法,教师通过引导

        郭丽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山西  晋城  048000)
        摘要:问题化教学法属于一种将问题作为授课载体的方法,教师通过引导,带领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与理解相关知识。将问题化教学法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为教师带来了更多教学思路,有利于促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得以构建。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点转化为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解决问题而进行深入学习。本文就问题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浅析。
        关键词:问题化教学法;初中化学;应用策略

        前言:将问题化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问题的设计与提出都能够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水平形成直接影响。运用问题化教学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的意识。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趣味化且生动化的方式向课堂中导入问题,以达到逐渐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结合课程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很多能够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都与实际生活相关。尽管初中化学知识较为基础,但是对于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初中生而言仍然具有难度。因此,以提升学生化学学习水平作为目标,教师可以将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使得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例如,教师讲解到“氧气”这个部分时,涉及到“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这个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却对于氧气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教师可以抓住氧气的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所发生的反应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氧气有哪些用途,并让学生猜测一下,金属是否能燃烧?以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能够使学生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化学课堂当中,从而乐于积极探索本节课的化学知识。一旦学生进入到问题情境当中,就能够形成清晰的学习思路,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而掌握与理解其中涉及的化学知识。
二、启发与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
        问题是问题化教学方法的载体。初中化学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不仅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质疑,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依据。所以,在具体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启发与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从而生成新的知识点[1]。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得问题化教学发挥其作用,使学生能够根据质疑进行深入学习。不同的学生其思维角度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例如,教师讲解到“空气”这个部分时,涉及到“空气的成分”这个知识点,一些对于“氢气”感兴趣的学生提出“为什么相比于其他气体,氢气较轻呢?”尽管这个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会降到,但是教师仍然应该细心为学生解答,即氢气较轻的主要原因是其密度与分子量较小。教师的解答能够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并乐于探索化学知识。一旦学生能够自己针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提出质疑,能够代表学生经过了思考,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合适的课堂契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从而借助质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化学课程知识,强化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将问题与实验探究有机结合
        在初中化学课程体系当中,实验是一个基础模块,也是学生直接探究化学知识的基本途径。实验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在运用问题化教学法时,可以将问题与实验探究活动有机结合[2]。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能够通过进行实验的方式发现并解决一些问题,从而提高其化学学习水平。例如,教师讲解到“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个部分时,可以抓住化学中的特殊现象,将其作为设计问题的着手点。比如,稀盐酸能够与较多常见金属发生反应,那么浓硫酸可以吗?一些学生会猜测:浓硫酸的腐蚀性超强,一定也能够与金属发生反应。基于此,教师可以对班级学生实施分组,并带领其去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在实验中,学生会发现,在常温下,浓硫酸并不能与铁、铝等金属发生反应,这是由于硫酸分子能够与铁分子反应形成氧化膜,防止后续反应的发生。通过实验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并保持独立性,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印象。
四、从生活化角度设计与提问
        很多生活中的现象都能够运用化学知识予以解释。这也说明了初中化学与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问题化教学时,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设计并提出问题[3]。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例如,教师讲解到“燃烧和灭火”这个部分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为什么纸能够被轻易点燃,而金属却不能?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看到够金属燃烧的现象?教师利用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燃烧的条件。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过程是其深入理解化学知识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得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依据。另外,以实际生活作为提问的角度,能够使得学生接受化学知识的过程更加直观,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相结合,从而自主提出、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结论:综上所述,将问题化教学法切实应用于初中化学课堂中能够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并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启发与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质疑;将问题与实验探究有机结合;从生活化角度设计与提问。通过本文对问题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卫云.初中化学课问题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3):93+96.
[2]杨建刚.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178.
[3]刘孟林,石谦.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云南化工,2018,45(04):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