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
学习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认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主倾向性,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为个体需要的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主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起学习习惯,我就会想起从教以来发现的学生习惯变化:以前的孩子放学一回家,就会问:“妈妈呢?”现在的孩子们一回家,可能不是打开电视,就是摸起了手机……而家长们见到孩子,也会问:“今天作业写完了吗?”……这好像是口头禅,其实是一种习惯。一天一天的坚持,就成了习惯。学习更要注重习惯培养,这培养,不只是课堂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课堂外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作业就是培养学习好习惯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我要浅谈关于作业不是的几点体会。
一、作业要有时效性。
作业的布置要及时。孩子们的学习目的性不是很强,重难点也不是很明确,老师可以从作业上来引导理解,消化知识,强化重点。而作业的检查更要及时。时间长了,学生做作业时的思路可能都忘了;有些学生如果不及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就会做不做无所谓,做好做坏一个样,慢慢会养成拖拉作业的坏毛病。
二、作业的形式多样。
作业有很多形式,不光是用笔书写的,听、说、读、写、看、思等方面,口头的、书面的都可以形成作业。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几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其独特性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达到人人有进步、有提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成绩的目的。我总是把作业分为A、B、C三个阶梯,A是基础题,大家都要做,B是综合题,C为探索题,B、C两个层次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根据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使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层次化作业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样化作业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喜欢机械的抄写、背诵,要想让学生熟悉掌握语言,我组织学生口语竞赛、朗读竞赛、游戏比赛等等。学生渴望获胜的心理,能促进他们主动记忆理解,培养了学生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激励好胜动机。巩固是一项重要的作业。
老师上过新课后、课文要背诵、习题要会做、及时的巩固消化,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预习也是作业。课前预习新知识、查阅资料、不懂或不会的去寻根问底,听课时才会抓住重点,攻克难点。
三、作业布置者多重。
一般来说,老师们在学校会布置一些适当的作业。家长在家也可以给孩子们一些小任务。孩子回家了,问一声:“老师今天教你什么了?”“学校今天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啊?”来练习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观察生活能力。或者陪孩子看一部杂志,练一会字……
其实,孩子们之间更好沟通。班干布置作业比较灵活,根据作业量的多少,他们自己适当增减。等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后,他们就会自己给自己一些任务了,看别人的字写得好,他会自觉临摹;看有的人功课学得好,有的人表达能力强,他也会记记日记、读读书本、做做习题……
四、小组组作是交流与检查的好方法。
班里一般都是有几十个学生,老师一个一个的检查,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就把全班分成大约10个学习小组,然后选一些责任性强的,能力棒的同学,担任大组长,平均搭配,每个组长负责几个组员,检查组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书写情况,笔记的背诵情况……并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成绩,分别对待,成绩好的要求严点,成绩不太好的要求松点,实在背不掉的读读就行了。然后大组长在向老师反馈情况,没有完成的再交给老师,有老师监督完成。小组合作还有帮与带的义务。组员不会的题目,不懂的地方问大组长。大组长不会,再去问老师。
五、作业的时间灵活。
一般的,学生放学以后的作业,称之为家庭作业;在学校完成并交给老师批改的作业,称之为课堂作业。其实,有些抽空的小练习,更有针对性。课前,英语听写几个单词,语文默写一首诗,数学找几个人上黑板板演……当即改正,当面点评,又快又好。现代的教学手段有很多,但有些传统的方法更直观。
我还在每天放学前,叫大组长给组员出题,把题目写在黑板上,第二天早晨找一个组员做,并把他的名字也写上,让他回家准备。第二天一到校,他就要完成。做完大组长再到黑板上前批看,直到做对为止。这样的帮与带,减少了学困生人数。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辛苦的活动,兴趣固然重要,压力也必不可少。强制性的叫他们做作业,及时地订正、有效的练习、长期的坚持、慢慢的会转化为他们内心的要求和习惯,这时候的学习也不是困难的事了。当学生一点一滴的努力有了效果,他们看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有了进步,自然会心底里产生愉悦和自信,一步一步地就爱学习,并会学习了。
经过近三十年的教育探索,我深深感受到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才是作业的真内涵。习惯养成了,便可终身受用!习惯养成了,便可以由“教”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创立的“教育哲学”,这也是我一直信奉的经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