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静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路小学 239000)
摘要: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其中的科学实验则是作为探究性实践活动的切入点,那么如何借助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究、创造以及实践,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呢?本文旨在对小学时期科学教学当中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加以探究,希望可以对实验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科学实施
一、做好预设,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真正的实验探究并不是教师帮助儿童设计好相应的实验步骤,引领学生思维,然后照着教师设置好的路线以及方法进行实验探究,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自主探究。然而,进行实验探究时,很多学生在遇到同一问题的不同假设时会感到无所适从,只能盲目进行实验,进而对其学习效率造成影响。因此,教师需适时点拨学生,对其探究过程以及探究方法加以指导,进而让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方法加以掌握,并且在多种表象当中探寻事物本质。
例如,讲授“声音产生”有关内容之时,由于学生并不知道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因此会有一些学生提出声音是因物体碰撞、相互敲打以及摩擦这些原因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可在学生的结论中提出明确的实验要求:在不让物体相互摩擦,敲打以及碰撞之时,物体是否会有振动、是否会有声音产生,之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当做了学习的主体,让其经过现象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以及发现的认识过程,使学生思维品质在不断解决现存认知冲突当中得到优化,进而培养其主体参与的意识。
二、动手操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验教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同时还便于学生进行记忆。其实,学生本身就具有活泼好动这一特点,尽管刚开始这种动手并非带有成效、带有目的性的动手,但教师必须允许学生动手,同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进而调动其参与的热情,让其在实验期间把操作和思维进行紧密联系,把学生的无意操作变成思路清晰以及目标明确的定向实验。只有学生充分参与实验探究,才能在探究当中得到提高。例如讲授“声音产生”之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敲打一些乐器,同时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探寻问题。学生在参与期间能够发现不少问题:声音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这样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产生较大兴趣,并且自觉参与其中,增强其主动探索的意识。再如讲授“滑轮”之时,可让学生动手制作,并且进行亲身体验,这样才可让学生对定滑轮与动滑轮间的区别进行理解。
三、尊重学生,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具有的突出特点就是和现实生活存在密切联系,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期间,教师需着重给学生设置积极思维意境以及自主探究的空间。
然而,学生探究不一定会有一个明确结果。针对学生而言,培养其对事实加以尊重的科学品质非常重要,而且科学探究是一个轻结果,而重过程的探索活动,只要活动具备一定高度的探究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所以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期间,必须要尊重学生,通过实验完成发现探究以及创新的过程,例如完成声音产生的有关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可组织一些乐队活动,让学生综合使用音高音强等知识自行进行编曲,比如让学生进行哪种乐器演奏的声音最动听的实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同时还能提升其实验能力,拓展其思维空间,锻炼其实践能力,
四、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
科学课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只抓好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实验,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学好科学。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拓展,科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拓展,才可让其对科学现象进行真正理解。例如,在教授“蜘蛛是否只吃活物”这一课时,教师就不要过多进行讲解,应当让儿童亲身去学,进而对其中奥秘进行发现以及感受。
课堂上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谜底是是蜘蛛的谜语,这样可以调动儿童的探究热情,并且让儿童对蜘蛛是否只吃活物,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之后,让儿童自行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学习以及探究兴趣。
再如讲述《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让物质发生变化”,我先让学生准备铁丝、开水、蜡烛等物品,然后让学生观察铁丝被折弯、开水冒热气、蜡烛燃烧等变化是,我提示学生仔细观察分辨这些物质发生变化时有哪些现象,让他们通过比较发现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等,而蜡烛燃烧不仅仅是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新的物质。
结束语:
综上可知,科学教学,能够对儿童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意识加以培养,并且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以及创新的能力,让其对自然以及世界进行客观认识。而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科学教师需重点培养儿童自主创新以及探究的能力,同时,实验教学期间教师还要做好预设工作,巧妙对儿童进行指点,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同时适当拓展现有知识结构,并且借助课外活动培养儿童兴趣,只有这样才可科学的实施实验教学,对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加以保证。
参考文献:
【1】石磊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7)
【2】公丽霞 探析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 中华少年,2018(13)
【3】杨成库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新课程上,2018(02)
作者简介:张维静(1985.5- ),女,汉族,籍贯:安徽滁州人滁州市琅琊路小学 二级教师,本科学历,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