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玉环
惠东县平山楼下胡锡练纪念学校 516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综合教学,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因此在当今时代需要学生注重对小学生的创新德育教育,基于新时代的背景,有效促进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的现状和优势性,有效提出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引言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需要教师及时利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适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就像小树苗一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们正确的帮助学生,修剪枝桠、浇水、施肥等,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逐渐成长为参天大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师更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专业且正确的德育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德育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体制机械,抑制学生德育发展
小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路口,注意力较差是小学生所具有的年龄特点,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学校不重视德育,教学体制机械且单一,导致很多小学生的德育知识匮乏,甚至德育基础知识几乎为零,抑制学生的德育学习发展。而且,很多学校德育教师不专业,甚至带给学生错误的德育知识,使学生德育教学需求更加岌岌可危,小学的德育教学亟需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的德育管理,用合理的方式将其渗透到小学德育管理,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错误观念,提高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意识。
(二)课堂德育教学枯燥,学生的学习观念错误
目前很多小学德育管理教学课堂较为枯燥,影响学生的德育学习效率,使学生不愿意接触相关知识。学生的观念出现错误,认为德育管理没什么可开展性,加之教师不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兴趣教学引导,导致很多的学生即使书面知识学习比较充足,也无法正确利用所学的德育知识规范自我,更难以树立健康正确的德育思想观念。因此需要教师有效引导教学,改变当前德育课堂的教学弊端,使学生们正确学习德育知识,不仅是掌握书面德育知识,更要懂得学以致用。
二、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的优势性
著名教育家鲁洁曾经发表过《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一文,其中提出关于小学德育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教学和生活,目的是有效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实现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因此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针对这两个主要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并基于新媒体时代的背景,积极创新学生的德育管理模式,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积极主动地遵守德育教育规范,促进小学德育教学的正确发展。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小学德育课程管理教育,可以使枯燥复杂的德育学习变得具有生动且有趣,让学生不用再刻意的死记硬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生动性,比如图片、视频、PPT等新媒体资料,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教学模式,并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在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提高学生的集中度和学习效率,及时培养学生德育思维,使学生具备道德全局观,降低学生的知识理解困难性,构建高效德育管理学习课堂。
在小学德育管理教育中,学生整体德育素质的水平优劣好坏,影响着班级学习风气的优劣好坏,因而小学德育管理教育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像“云课堂”、“慕课”、“钉钉”等教学手段,利用网络信息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兴趣,有效促进教师的德育管理教育质量。同时这种方式能促使学生将德育知识融入生活中,以此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学生将自我德育准则铭记于心,不局限于该门课程的学习成绩,更要将所学知识付诸于行动。因此,新媒体手段融入德育管理课程,实质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美好道德品质,成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德育好少年。
三、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的策略研究
(一)改变传统教学弊端,提高学生德育意识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只注重结果,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准则,这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中不好的元素,关注学生内心的个人发展,培养学生优秀的身心素养。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兴趣引导,对学生学习德育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基于新媒体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弊端,提高学生对德育管理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并改变学生的错误认知,让学生重视德育学习,时刻用高尚的目标和情操规范自我,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在德育管理教学时,教师需适时引导,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利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新颖教学案例,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诱导学生学习德育知识。比如学习《文明礼仪篇》时,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教学情景,先教授一些基础礼仪文明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常识学习,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用符合文明礼仪的语言和动作进行问好。且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示一些规范性的文明礼仪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进行模仿学习,提高学生对德育管理学习的重视,也增强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
(二)有效运用新媒体手段,构建高效德育管理课堂
小学德育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优秀的德育素养,需要利用兴趣教学渗透,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思维,发挥新媒体手段的积极作用,为学生展示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高效的学习德育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问题互动式教学,构建师生、生生学习的课堂。通过兴趣教学,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德育问题,并让学生自由讨论出正确答案,推选小组的代表起来发言,提高学生德育课堂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德育管理学习课堂。
例如:在教授小学德育《热爱学习篇》时,教师就可以构建德育兴趣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德育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们在观看完相关的影片时,主动学习影片主人翁的精神;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效规范自身行为,主动学习各种有益知识,培养学生自我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使班级的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高素质人才。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拥有更多的德育管理经验,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自身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文化知识背景,带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德育教育工作者积极地改正教学模式,摒弃传统德育教学的弊端,有效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发展,帮助小学生们规范日常行为,使学生根据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教师要创新小学德育教学方式,以专业的素养和新奇的方法,提高小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们更加热爱德育学习,主动根据常规规范自身的的行为,帮助学生成长为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小媚.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小学生德育管理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1-12.
[2]刘鉴文.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35-136+165.
[3]徐小燕.以生为本,润物无声——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上),2019(06):34-35.
[4]翟锦锡.基于现代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管理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20(6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