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吴华丽
[导读] 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吴华丽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小学  524072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回归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够提升英语学习趣味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农村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为学生未来英语学习与英语综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引言
        合作学习是学生们一同参与、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分工,相互交流、相互合作,进行互助学习。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避免了过去“满堂灌”的现象,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最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英语综合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入合作学习策略,以保障英语教学有效性。
        1合作学习概述
        1.1内涵
        合作学习最早是在上个世界70年代在美国被提出的,随之在80年代中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调动了课堂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从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如此,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认知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近些年,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得到了高速重视,并且逐渐成为主流教育理论与教学策略之一。上个世纪中后期,我国在合作学习方面的研究开始取得进展[1]。
        作为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一般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展开,每个小组成员大约为2-6名,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自主进行学习探究,一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成绩、学生能力都会有明显提升。
        另外,合作学习倡导平等合作,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交流互助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实现创新能力、个体素质等方面的提升。
        1.2意义
        构建良好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为农村英语教学带来很多好处,而且还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作为引导者、鼓励着指导、辅助学生学习,整个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活泼,既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也能够解放学生思维,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
        1.2.1培养合作精神
        不仅如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讨论问题,出现不同意见能够及时提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给予适当点拨,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知识。
        客观的说,世界各国教育部门都在强调合作,未来社会人们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更加重要。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教师将4-6人氛围一组,建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为了同一个问题而努力,不仅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英语知识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过去单向传播知识,实现了双向、多向、立体式的传播,学生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互帮互助,既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保障了学习实效[2]。
        1.2.2培养交往能力
        交往能力也是当代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人际交往在学生成长和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交往增加,会逐渐形成社交能力,学习小组中学生取长补短,彼此交流,相互帮助,同学之间的情感会大大提升,潜移默化中其交往能力、团队意识会大大提升。
        1.2.3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在农村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借由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启发学生思维,并且组员思想不断碰撞,很多新颖、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应运而生,大家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能够起到非常大的助力。可以肯定的是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构建,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这比直接传授知识给学生更加重要。


        2农村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结合上文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合作学习是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初中英语教师要结合中学生学习兴趣与英语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科学分配学习小组成员,以此促进初中英语质量提升。
        2.1合理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其实践性、综合性很强,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合适的学习内容非常重要,太复杂、难度太高的学习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信心,而过于简单的内容,又达不到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固有知识贮备、学习兴趣等,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以提升合作学习实效。
        比如:“Wheredidyougoonvacation?”一课教学中,教师先看动画片来进入本课时的主题谈论上周末做了些什么事情,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情,以此引出学生过去“旅行”的经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最想去哪里旅行,曾经去过哪些地方旅行。”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固有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知识迁移,既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有效性的目的,又可以增强学习趣味性。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点拨和指导,既保障了合作学习质量,也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2.2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实效的前提是保障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师不能简单的将学生进行划分小组,一般来说小组成员要控制在2-6人左右,组内要明确分工,一般来说,由一名小组长指导学生学习,组内成员分别分则记录学习过程、总结结论等,每位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作用和能效,学生之间平等互助、交流学习,每个人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合作学习要严格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的目的是从整体上保证学生共同进步,“组内异质”就是每个小组的学生性别、能力、性格要进行差异性搭配,这样砸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思想的碰撞,才能够擦出智慧的火花,进而得出更加完善的学习结论,获得更多的思想感悟,学生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最有达到共同进步。另外,异质分组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教”,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同学生组织在一起就是各有所长,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发挥自己的长处,则可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学习目标。“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则是倡导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相差无几,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相似,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更有共同语言、共同话题,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3]。
        2.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目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情况来看,一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自身教育、点拨、指导职能的发挥有所忽视。实际上,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是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思维的引领者,只有教师科学、合理的点拨,才能够保障学生“少走弯路”,最终达到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教师要结合学生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思维规律,给予学生指导、鼓励,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以及口语交流能力发展。
        比如:在描述别人馈赠礼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这样的示范:I have a little sister. I bought many things for her, but she didn’t say anything, even “Thank you”. 之后,教师来到学生中间,拿出礼物用抓出礼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并启发学生:如果你在过程的时候,有人送给你生日礼物,你要怎么表达你的感谢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此进行讨论,最终总结出几种表示感谢的说法。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有效发挥。
        2.4
        结束语
        农村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价值和地位,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发展。合作学习是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适用,英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合作学习的价值,使其能够更好的为英语教学助力。
        参考文献
        [1]高虹,张娜.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缺失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2):93-95
        [2]刘洋,贺林茂.提高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0):113-115.
        [3]互动的初中英语趣味教学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S3):287-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