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徐辉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政策得到了落实
        徐辉
        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政策得到了落实,其中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随之提出。小学语文是学生接触语文这门学科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理念进行合理转变,同时也要将个性化阅读全面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这样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也可得到有效的突破,而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得到全面的体现。通过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阅读,从中也可获得不同的体验及感受,这样教师的个性化阅读目标也能得到有效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围绕个性化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策略;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个性化不同于自由化,其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促进教师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结合了学生的年纪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并根据多角度对学生的创意阅读进行指导,通过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将他们的阅读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应用,教师需要结合一定的阅读规律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并从某一角度或多个角度对阅读文本进行探究,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对其自主探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一、个性化阅读的优势分析
        (一)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
        小学的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掌握的知识的过程。因为对于新知识学生并不了解,所以也无法全面理解这些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也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通过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不当可以得到有效的激活,同时他们也能站在批判分析的角度对新知识进行吸收,这样阅读的效果也会得到有效的加强。
        (二)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因为他们不具备良好的自主思考能力,所以对于教师他们拥有极大的依赖性,正因如此,这些学生也极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所以在开展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全面的发挥,同时也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个性化阅读,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思维不但可以得到拓展、激活,同时教师还可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
        (三)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应用,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表现意识,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也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而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也能得到培养。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阅读的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对学生个性的展现,也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个性化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教师及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对于我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阅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然而教师在对个性化阅读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将自身及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这样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扮演好文本的开发者角色,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材虽然是较为关键的教学资源,不过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不得全面照搬课本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他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成为教材文本的开发者,他们便可利用视频及音频等将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全面的激发,之后便可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举例说明,在开展《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开发,之后再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圆明园的文物,同时也要为他们进行简单的讲解。在繁盛时期,圆明园的文物数以百万件,而我国历代的皇帝也会在圆明园居住较长时间,因此圆明园里的陈设并不逊色于故宫多少。而且圆明园的园林建筑要比故宫的建筑面积高很多。通过将这些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也会产生探究圆明园毁灭的热情及欲望,这样他们也可更高效的进行自主阅读及探究学习,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目标也能随之实现。
        (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
        要想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师就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他们可以自主阅读。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而言,都是由教师为学生进行文本的讲解,而他们也会将自己的思路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全面灌输给学生,因为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知识,这也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在个性化阅读期间,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自主阅读,这样对于文本的含义也可进行更好的感受及体会。不仅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阅读与思考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学生在阅读时没有进行思考,那么他们只能对文本的字面含义进行了解,至于其真正的内涵并不能进行掌握。此外,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对于此教师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这样个性化阅读教学也能更顺利的开展。比如在进行《海上日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之后再将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分享给大家。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日出极美,也有个别的学生对日出也会抱有不一样的想法,虽然他们提出的看法可能和教师的教学大纲不符,但教师也要认真等待学生分享完并对他们提出的不同看法进行肯定,这样学生也敢于对自身见解进行表达,其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利于学生个性阅读的发展。不仅如此,为了学生能更好的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也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阅读平台,进而为他们营造相对民主的阅读氛围。以《赠汪伦》教学为例,学生可结合自身对古诗的理解对疑问进行发表,比如送别和桃花潭的深度有何关系等,这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分析,之后再为他们进行讲解,进而让他们掌握诗人要表达的情感[2]。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个性化阅读策略也随之提出,通过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不但得到了转变,同时新的阅读思想也会渗透到教学之中,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红梅.浅析个性化阅读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69):49.
[2]方冰.个性化阅读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20,(18):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