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财
靖边职业教育中心 718500
摘要:在国家教育规定的新课程教育改革下,学校进行的改革教育逐渐深化,但由于传统教育的理念忽视了对高中生的体育教育,文化课程占用体育课程时间的现象普遍出现。在新课程的教育改革中,高中生不仅要进行文化课程,还要对体育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要把体育教育和文化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体力。
关键字:终身体育;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接近成年的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高中生正处于心灵成长的成熟化阶段,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要学会适当的解决,自己解压。体育活动少的情况下,教师要关心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外在形式的不存在并不意味着内在动力也会不足。教师在向高中生传授课程的同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上。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现状分析
(一)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中阶段,很多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开展体育课程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对学生没有多大的意义。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很多高中只重视开展文化课程的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传统技能水平,却忽视体育锻炼给学生带来的颇多益处。高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阶段,在面临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生认为有时间开设一堂体育课程还不如好好待在教室多做几道题,这种现象是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因此,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和各种压力,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没有重视体育课程,这就阻碍了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适当进行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常常表现为意志力不够坚定、自主锻炼意识差等。由于没有形成重视体育锻炼的意识,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甚至很多学生连基本的八百米跑都跑不下来。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本就占比不大,学校和教师也不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缺乏有效的锻炼指导,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意识的效果,进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
(三)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考核的评价模式,还是以体育实测成绩作为衡量近段时间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学习情况。考核方法单一化,考评体系不合理,没有体现出对于运动习惯的重视。例如,有的学生可能身体素质较差,虽然他们课上在努力学习、训练,课余时间也积极参加锻炼,但是在期末测试中还是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如果考评模式只关注最终结果,而忽视了中间过程,就会抹杀了这部分学生的努力与付出。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终身体育意识,渗透终身体育理念
在编制教学方案时,既要保证短期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创造必要的条件。从学生方面,应当调整心态,不能将体育课的学习当成是一种课业负担,而是要从长远考虑,真正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师生对于终身体育训练达成共识,才能相互配合,推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训练要求,但是不做硬性规定。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或多种体育运动,甚至是通过参加各种体育社团的方式,寻找志趣相投的同学一起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终身运动习惯。
(二)注重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终身体育锻炼必然是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要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如进行独立体育锻炼时,提供给其必要的体育指导。另一方面,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应将学生独立自主进行体育的能力纳入评价范围,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习惯以及情感态度和进步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三)优化体育课程教材
高中体育课程不仅包含理论课程,还包括实践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疏于理论课程的教学,而实践课程往往需要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论课程一般指体育教学中的活动概要以及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注意到的事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适宜的体育教材,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心理特征去进行针对性教学。其次,教师还应该重点强调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了解各类体育竞赛的规则和技巧,用最优的体育教材给学生最好的体育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丰富体育课堂活动
高中生基本已经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征,所以根据其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胜负欲,加上面临高考的压力,学生需要一个发泄情绪的途径,而开展体育活动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传统体育活动的基础之上,增加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适当开展体育竞赛,教师可以借助各种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竞赛性来满足学生心理的需求,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活动中,进而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从而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魅力所在。
结束语
只有坚持以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为目标,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运动环境,激发他们在踊跃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体育爱好,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加新.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61-62.
[2]王文忠,刘文娟.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420-422.
[3]陈金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六).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