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远芳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二郎镇中心小学 564611
摘要:小学生的低段多元写话能力包含激发小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促进小学生对周围事物留心,养成记录自己的所想所感的好习惯,学会将想象到的事物进行记录。使小学生在写话中锻炼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词语的运用,根据自身情感,学会对逗号和句号、问好、感叹号等的运用。写话是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转向书写的重要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写话兴趣并提升其写话能力,可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能力;培养策略
一.从教材出发掌握知识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初步展开对知识的学习,识字数量十分有限,因此低段语文教学的写话训练难度较大,不仅表现在无话可写,更是由于识字过少而使学生对于写话有一定的畏惧情绪。因此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仍旧是教学重点,对每一篇课文都有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字词,在此基础上弥补小学生低段写话能力中词汇量过少的问题,在教师对字词讲解时,小学生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对字词积累并拓展运用。对小学生从字词到句的锻炼,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对心情进行表述时,可以有开心、着急、伤心、兴奋等词语,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分类,使学生在运用词语时能有更深刻的感知,并在简单词语上穿插造句。同时,教材中也有对标点符号的使用教学,在写话训练中教师可对常用标点符号展开细致讲解,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在写话中运用。在小学二年级上册一文《语文园地三》中,以喜爱的玩具为题进行写话,这种贴近生活回归教材的写话能力训练,可以使写话教学有效展开。部编教材中有多种类型的文章素材,教师可对素材进行整理并提取分类相关内容,将有价值的内容转换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对丰富的知识和多元的写作技能得到掌握。
二.从生活出发重视体验
写作始于生活,写话内容不可过分偏离捏造内容,同时写作技巧也是逐渐锻炼获得。写话与说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写话即小学生在日常中说话的进阶。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经历会带给小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将这种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字进行书写,即从生活经历中展开低段写话能力的锻炼。小学生的写话行为有发自内心主动表达的,也有被动的,有外部环境对学生情感表达的约束,又有学生内心情感的主动抒发。
如何激发学生在阅读后的写话兴趣,就需要从多个方面激发学生写话兴趣,提供写作平台,唤起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写话的优秀生活习惯。教师应充分呵护学生的心意,以学生的角度感受童文的乐趣,同时多多观察学生的表达和习惯,引领学生多观察多交流,展开想象。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就是从生活中的看和说打下的文学基础,因此在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多看多说,才能在写话时有所表述,应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内驱力,多带领学生展开实践类文学活动,使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多提供学生练说的机会。学生经过仔细的观察,不断的开口说话,充分的自由想象,以此积累成文,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教师即可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只有引领学生对周边事物多多观察,才能促进学生在其中有所收获。
三.从经历出发表达感想
在写作过程中不仅有话可写,更能将自身情感表达其中,这是写作更高层次的方式。低段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对人待物的感情纯粹,生活形式单一固定,因此哪怕是非常简单的普通经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珍贵的情感财富。小学生的思维较为简单,对待事物活泼,有强烈的自主求知欲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各种事物充满幻想,简单的小事在他们眼中也是十分有趣且重要。在孩子的世界里,万物都充满生命,万物都拥有思想,因此小学生可通过对各种事情的感知,将自己的情感表露于文字之中,写出自己的态度与情感。通过现实经历结合小学生情感将写作循序渐进的升华,加入小学生天生的幻想能力,他们的异想天开与突发奇想都是文章鲜活的要素。教师应充分激发小学生想象力充沛的黄金阶段,引导小学生对世界尽情想象,用淳朴的童真去描绘所感受到的世界的美好,与此同时激发小学生的写话兴致。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性,小学生的想象力各不相同,因此写话内容都有各自的特点,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惊喜。鼓励小学生对各种可能实现和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展开幻想,更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落实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尽力呵护学生的童真,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写话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例如《荷叶圆圆》一文中就完全激发出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要对学生的“话”进行培养,尽力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感受和想象力的语境,并提供给学生“写”的机会,使学生自信的拥有“写”的话语权。写话能力不仅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锻炼,更使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得以提升。语文教师要养成对学生写话能力的锻炼,融入常态教学之中,不断提升教学方法与策略。只有让学生在写话中打好基础,才能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为未来写出更优质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圣.如何把课标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以《四季》教学为例[J].教师,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