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镇小学生日常行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4期   作者:陈添
[导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内核,
        陈添
        茂名市高新区七迳镇中心小学   广东茂名   525030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国民精神的内核,也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镇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中,让每一位学生在生活中能知行合一,践履笃行,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乡镇小学生  融入  培养   践行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挖掘地域历史文化传统,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学校要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或书写上墙,让学生熟练背诵。《中小学德育指南》围绕德育目标,指出中小学德育的“五项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要求明确,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对学校来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既要使师生在内心深处认同这是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的价值导引,又要将其作为行为准则深度融入师生的日常生活和具体行动中,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可是经过观察,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没能真正融入学生的言行举止中,校园欺凌、沉迷手机网络、殴打老师等不良行为层出不穷。以我校为例,大部分学生都会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基本知道其中的意思,但是在日常行为中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体现出来的却不多。这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学校老师教条式的效果不佳,学生普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显浅,更谈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小学是学生接受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主要阶段,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日常行为中,不仅能让小学生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也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如何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入心入脑,付之行为举止呢?于是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镇小学生日常行为的研究。
        为学先为人,育人先育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推进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涵养品质、修身律己,并逐渐形成崇德向善、诚信敬长、礼让宽容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将终身受益;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确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前途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伟大事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更为重大。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到乡镇小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中,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祖国培养品质优秀的人才。
        那么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镇小学生日常行为呢?
        第一是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提高意识。但是不能仅是单纯的读背,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才行。可以从学习强国平台中选择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观看,例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讲解和歌曲等等,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加深认识理解。
        第二是观察行为,探究改变行为的方法。我们通过日常对学生不良行为的观察跟踪,分析行为存在的原因,寻找解决不良行为的方法。例如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虽然知道要环保可是却没有付之行动。我们曾在校园的楼梯口蹲守拍摄,发现地上有几张纸屑,不少学生都从旁走过,竟然没有一人能弯腰捡起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如果你问学生环保重要吗?他们个个都能说重要,可是怎么对这又熟视无睹呢?我想这就应该是只有意识,但还没有付之行为所造成的。所以形成行为很重要!
        第三是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班级氛围。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受他周围环境的影响的,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育中,让他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精心营造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班级氛围。如,在教室后面专供做黑板报的大黑板中间贴上中国版图和“中国,我爱您”这几个鲜艳的大字。还列举了中国版图的世界之最,增强学生们民族自豪感 ,激发他们的爱国心。在教室里还贴上二十四个字的核心价值观,悬挂了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名人的头像,班级公约……让这些默默地传递一种育人信息,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同学们自然而然地熟知核心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
        第四是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生日常生活,重在落细。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譬如说爱国,并不是嘴巴喊着“我爱祖国”就是爱国了,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很多学生总认为爱国只是个口号,觉得爱国是大人物的事情,是革命烈士们的事情,自身不知从哪做起。我们要告诉学生现在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是爱国,爱护环境是爱国,珍惜粮食是爱国……要让学生知道爱国从小事做起,例如珍惜粮食,杜绝浪费,践行“光盘”行动,从小养成不挑食的行为习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也是爱国的行为等等。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创设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是榜样示范引领,把好的行为进行推广强化。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喜欢模仿。我们要选出行为模范标兵,做出榜样,让他们有样可学。例如选出文明标兵,把文明标兵的言行举止拍摄出来,播放给他们观看,让他们学习模仿,这样比较容易推广和深化,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只要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多花心思,多想方法,一定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小学生行为举止中,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大后才能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教育与人的发展》杜祥培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德育的路径探析》郑凤丁可夫《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张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