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探思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张研
[导读] 基于我国整体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和各项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的发展现状,国家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持续加强,特别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张研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第一初级中学  安徽 宿州234200
        摘要:基于我国整体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和各项技术水平逐步提升的发展现状,国家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持续加强,特别是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高微视频教学方法的运用次数,进而借助微视频增大信息技术教学效益,推动教学进度的同时达成教学目标。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存在较多的问题,而微视频的合理应用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解决相关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对微视频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展开深入思考与分析。
        关键词:微视频;信息技术;初中课堂;策略探究
        引言:
        信息技术促使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相互联系,相比其他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实操性更强。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的时候应当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思想。微视频主要由数个视频终端播放以及录制,其具有短小、精炼和参与互动性高的特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安排微视频内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力,并通过了解微视频的内容而对信息技术学习自然形成一定的趣味,从而加快课堂教学进展,实现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此外,把微视频应用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解除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不匹配、课堂时间不充裕等问题约束,能对学生的深入学习探究带来积极效益。
        一、根据教学知识点插入相关微视频
        微视频一般适用于日常情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准备教学环节安排过程时,应当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知识点与相关微视频内容相结合,从而借助微视频生动的画面效果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把介绍不同信息技术知识的微视频转化为自身上机操作时需要注意的记忆点,并对教学内容形成更多的学习兴趣[1]。比如在科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制定学习计划》这一课内容,教师在介绍教学内容与要求时,应该先大致了解初中学生对Word工具软件的熟悉程度或者掌握程度,进而选择更适合学生观看与学习的微视频插入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环节,也帮助学生在仔细吸收视频所传输的重要内容的同时,明确此次课堂的教学目的。而且该微视频的播放目标侧重于使学生能够使用“开始”按钮中的相应选项打开软件、说出Word窗口的组成部分、能够根据给出的命令或按钮说出相对应的菜单或名称和掌握显示或隐藏工具栏的方法。不过教师在选择微视频时,还应当确保选择的微视频的播放时间在60秒左右,并包含多种类型,即突出微视频短而精的特点。
        只是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况进行概述,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不太熟悉微视频的运用方法,枯燥的学习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打击,从客观意义而言还会对教学进度的完成产生消极影响。对于此,教师需要尽可能尝试将微视频插入到教学环节,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比如在《感受数字生活》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借助微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图片、音乐、视频等文件格式的主要类型,并通过比较讨论,了解格式播放工具使用方式的变化和不同文件格式的运用特点特点。借助微视频授课方式,更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字生活变化过程,也能让学生通过这种更轻松的学习模式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多层次理念。
        二、择取可靠时间点播放合适微视频
        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主要特征为基础性、应用性和时代性等等。

因此,结合学科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微视频时需要注意应用的时间点,尤其是可以应用在学生希望获取知识或者对知识的理解深度还处于尚浅阶段的时间点,通过这些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在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以《规范英文输入》一课的内容学习为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向学生介绍指法练习方法和与键盘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熟悉8个基准键的输入操作和手指分工等内容后,能够在操作过程中保持规范输入的状态。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时候,教师必须把每次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要求详细标明在微视频内,使学生对教学环节产生一定的认识与理解以后,再进行复杂知识点的深入拆分讲解,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也促使学生借助微视频实现个人学习探究的需求。例如,教师布置任务,需要学生通过游戏“键盘小能手”,并对照书中的手指分工图和实际键盘,以基准键为出发点,练习用正确的指法操作主键盘区中的按键。这样的学习任务除了练习对象外并没有其他特殊条件,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了更多锻炼自我的机会。因此,在这样的学习环节中择取合适的时间点播放微视频,能够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机会,同时具有积极的指示作用。
        三、借助微视频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针对开设信息技术学科的根本目的进行分析,其关键内容是为了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自主实操能力。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生能够基本熟悉与运用获得的知识点,在后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中,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自行录制微视频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既可以彰显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流程中所发挥的主体作用,进而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关于微视频设计的评比活动以及有奖竞答比赛,促使学生可以在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学习内容后,将其以另一种创新形式来表现。而如果教师遇见学习理解能力较弱或者缺乏实践能力的学生,应该给其提供更多的指引和帮助,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中加固知识基础、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结束以后还应该对其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及时指出学生存在问题,并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或者老师展开深入讨论,从而总结经验,使得学生对该学科形成更多的学习兴趣[2]。
        四、基于微视频完成小组合作与探究
        总结当下的多种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属于应用范围最广且效果最显著的方法之一。基于微视频将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教师可以把知识讲解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学生在学习中主要遇见的困难,都以微视频的方式总结出来,再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讨论,针对微视频中涉及的各个问题进行逐个击破[3]。此外,借助微视频来解析问题对小组学习还具有放大问题存在因素的作用,因为学生可以在探究时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通过数次的细节观察,小组成员更能够轻松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教学受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微视频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脱离传统教学方式产生的效率低下的教学效果,并且还可以极大的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和兴趣[4]。由此可知,微视频在教学活动上的应用对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提升能力均具有正面作用。基于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加大对微视频教学策略的关注度,使该模式向更积极有利的方向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邢长敏. "导学案+微视频"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西藏教育, 2019, 000(002):33-36.
[2]王功能. "微视频知识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课程资源, 2017.
[3]郝阿敏. "微视频知识树"在初中信息技术诱思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研究[D].
[4]杜恩汪. 刍议微视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家长, 2020, 000(002):P.61-6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