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听促说---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麦涛
[导读] 本文以听和说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基础,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以听促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二以听促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第三以听促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麦涛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广东湛江  524000
        摘  要: 本文以听和说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基础,从三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以听促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二以听促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第三以听促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后得出结论:以听促说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以听促说  语言交际能力  培养途径

一、观点的提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W.M.Rivers和M.S.Tamperly 曾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成年人的语言交际活动做了调查。结果表明,听占语言交际活动的45%,说占30%,可见,听和说是语言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中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是言不由衷,答非所问,语病甚多。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呢? Krashen曾说:“在语言习得中,头等重要的输入便是听力理解。当你教人说话时,不必教他如何说,只要给他可理解的听力输入。”可见,听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中作用之大。离开了听,说就成为无水之源,没有听的语言刺激阶段,也就没有说的语言反应阶段。当学生在听的阶段,虽然不开口,却在大脑中进行积极的酝酿。一旦学生多听几次,他便会跃跃欲试,当他第一次说出他学会的话,并且看到对方的反应达到了他预期的效果时,他就会产生更强烈的表达愿望,于是越说越好。相反,如果不重视由听到说这一语言规律,听的不充分,不清楚,就仿说起来,结果说错了。他的表达没有取得预期的反应,他便会丧失用英语交际的信心,产生不敢说或不愿说的畏难情绪。
        由此可见,要重视由听到说这一语言规律,以听促说,学生的语言反应才会越来越活跃,主动产生开口说的动机和愿望,从而达到促进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以听促说,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听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渠道,说是语言输出的主要方式,两者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认为以听促说是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1、以听促说,为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很多学生片面追求笔试分值的提高,而
语言交际能力偏弱,教师课堂上也更多练习阅读写作,少练听说,因而学生心理产生了畏难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听为前提,设计循序渐进而合理的教学程序,做到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1)听前问答
        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用英语进行猜测,讨论,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和想象力,教师对材料中难理解的词、短语和句子不直接做出解释,要求学生根据语境进行猜测,从而锻炼学生的用英语思考描述和解释的能力。
(2)听后问答讨论
        要求学生围绕听力材料,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和互相问答,允许自由想象,各抒己见。


        训练中,学生可反复多听每个单词的发音,每句话的句法结构,教师要求学生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模仿着说。这时,多数学生已心中有数,不再害怕出错。一旦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对说产生了兴趣。他们不再感到是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从而创造了活跃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有效果。
        2以听促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在解决了学生开口说的问题后,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精确而流利地表达,即具备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试想,如果语音、语调不准确,表达不流利,交际如何能顺利进行呢?听作为语音教学的方式,可有以下三种练习方式:
        (1)模仿性的听:
        学生第一遍静听,并记录句子的语调,重音,第二遍跟随视听资料小声仿读,并重复听和仿读。如此反复练习,力争语音、语调和语速与原资料保持一致,避免学生对慢语速形成依赖。否则在交际时,听到对方的正常语速会感到吃力,而自身说的太慢,也无法达到交际的目的。
        (2)辨音性的听: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较和区别上,如:让学生听两组或几组相似音并辨别,例如:【p-b】, 【t-d】, 【k-g】, 【f-v】, 【u:-u】, 【i:-i】…。或让学生听一句话或一段话,分辨出句子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意义。如:He is coming!(肯定语气,表示他就要来了!) He is coming?(否定或疑问语气,表示他怎么可能来了?)
        (3)熏陶性的听:
        使学生接触语音、语调、语义结合为一体的一连串语流,使学生掌握语音,语调的变化规则和在不同的场合,社会关系中使用语言的交际规则。
        3以听促说,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用英语思维对中国学生而言,最难之处莫过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介绍课文涉及的背景知识,分析词汇和语法时,要不失时机地由听转到说,即以听促说的训练,让学生在问与答,听与说的过程中,英语始终是中介物,英语的语音,语义先于中文翻译进入学习者的大脑,学生是用英语学英语,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从而摆脱了对中文的依赖,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达到交流的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听促说为学习者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习者的积极性,让学习者接受正确的语音、语义和语言思维,把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从而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所以说,以听促说,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天麒.如何改进中学英语口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3(11):3-5
[2]刘亚林.高中阶段应重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5(8):10-11
[3]陈瑛.三项能力结合训练的听力课教学研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增刊):  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