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栋
山东省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摘 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一改以往“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首位的思路,而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对策
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任务和理念
1.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新任务
英语新课程标准一改以往“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首位的思路,而是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
2.英语课程的新理念
英语课程的新理念特别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英语教学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二、小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
1.学习兴趣
我通过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到英语学困生失败的首要原因,就是对英语毫无兴趣。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就缺乏学习外语的内在动力,无助于学生学习外语中遇到的困难,不利于英语学习。
2.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生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家庭教育来完成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引导和示范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家庭父母双方工作繁忙疏于对其孩子的管教,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自身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我放任,从而孩子们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成为学困生。
3.学习策略
有效的外语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改进外语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减少学习困难,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
4.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学习英语也如此。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一般具有坚强的意志,他们能够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但分析学困生对学习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定的惰性,缺乏克服困难和学习的毅力,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和难点的增多,就丧失了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决心和勇气,最后导致学习困难。
5.心理特征
学困生最显著的个性特征是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自我调控水平低,对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往往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自认为难以将英语学好,以至于放弃应有的努力,听之任之,自暴自弃,最终成为学习英语的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倾注关爱,保护其自尊心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喜欢老师时,自然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样,学困生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为他们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我所教的班里有一个男孩子叫张铭,他是一个早产儿,大脑发育不是很健全,由于他是家里的一根独苗,所以家人对他宠爱有加,在学习上对他的要求不高。张铭在老师面前从来没有表现半点的娇气,虽然脑子不灵,但他还是努力地学习着,因为他的声音有些缺陷,说话模糊不清,所以读英语就像小老头一样。每逢听到他回答问题的时候,班中的同学都哄堂大笑,见此情景,我想这正是对孩子们进行教育最好的时机。
于是随后我说:“同学们,刚才听到张铭同学的发言我特别高兴,他能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发音真的很好听,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对吗?”“要不我们哪一个同学和张铭比赛一下,好吗?”我的话音没落,全班同学都为他鼓起了掌声,我也欣慰地笑了。这个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尊重、认可。从那以后,他更加认真刻苦地学习英语,我为他建立了互助小组,现在他在课上更大胆发言了,我还经常让他带读课文、句型及单词,同学们都能认真地倾听,随后给予掌声鼓励。经过不断的努力,张铭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考到了83分的好成绩。
2.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对他们毫无吸引力,那他们会觉得无事可做。每节课我尽量照顾学困生,多设计他们感兴趣又可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让他们也有向其他同学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师生合作,树立信心
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前几册的知识已经基本忘记,甚至有部分学困生根本就没学会过,而每一节新课或多或少会出现旧知,这样他们要在一节课中不仅要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还得重新学习历史遗留的知识。这样必造成他们越听越不懂的恶性循环。为此,我每次备课时,都会仔细分析教材,将新课涉及到的旧知进行罗列和整合,在新授课前,我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学困生对他们进行旧知的辅导,同时渗透新知,这样降低了学困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知的难度,好让他们能像其他学生一样举手发言,使他们信心倍增。
4.实行“一帮一”帮扶策略
近年来,小班化教学还没真正落实到我区的教育,班额每年均超50人,其中学困生占一定的比例,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不能逐个辅导学困生。于是我把50多名学生按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2:4:4分成5个英语学习小组,组织小组中得优等生帮助学困生。
5.分层评价,促进发展
(1)作业评价
作业的难易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我在布置作业时,从高到低分多个层次,D层次能够每天跟着录音熟读课文,C层次能够做到每天熟读课文,B层次能够做到熟背课文,A层次能够脱稿表演课文。不要求C,D层次写作文,也不要求他们用完整的句子回答阅读理解问题,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作业。
(2)测试评价
除学期末统一进行考试外,在平时的测验中,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测验试卷,将相对难的题目降低难度,例如尽量不出句型转换,原形填空等题目,换成简单的单词考查,比较容易理解的短文等。
6.学法指导
本学期,我接手一个英语成绩较差的班级,刚一开始,我并没有急于教学新课,而是花了将近一周时间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策略进行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教字母的基础上,我采用字母自然拼音发音规律,让学生感知字母的发音规律,例如:big bag boy bike bee,让学生找出字母b的发音规律,同时我又教给他们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逐步培养他们见词就读,听音就写的能力,如accountant grandparents watermelon 等较长的单词,根据语音记忆、音节划分等方法可达到快、准、牢的效果;又如教会他们记别的单词策略:(1)合成策略,将组合单词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记忆,如: schoolbag bedroom motorcycle bookstore 等,运用合成策略,可以化难为易。(2)分类策略,将单词根据音、形、义等方面的特征进行归类记忆如meat 与meet ,see 与sea , buy 与by , too 与to, where与 wear , write与 right 等同音异形词,通过分类归纳,使容易混淆的词变得清晰,印象深刻,使学生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我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因某一方面缺失而轻视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同时要意识到转化小学英语学困生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程,教师在转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A],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3-34
[2]许燕,人格心理学[A],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