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六级翻译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8月23期   作者:张静
[导读] 在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其中与翻译相关的考试内容也成为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
        张静
        武汉文理学院
        摘要:在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其中与翻译相关的考试内容也成为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翻译考试从原来的单句翻译转化为段落翻译,对考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在教学方面也迎来了新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翻译技能。接下来,我们着重探讨一下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解决的应对思路。
        关键词:英语四六级;翻译考试改革;挑战;对策
        引言:2016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正式实施。其中,翻译内容改革是主要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其相关的题目从单句翻译转变成段落翻译,翻译的内容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到中国历史、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趋势等。其中,四级长度的考核标准是140-160个汉字;六级长度的考核标准是180-200个汉字。翻译部分的总分值从之前的5%上升到15%,这说明其重要性已经明显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学生的综合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一、现今英语四六级翻译考试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挑战
    (一)需要掌握最基础的翻译技巧
        对于之前的单句翻译来说,其着重考查学生在词汇及语法应用方面的能力,但是对翻译技巧的考核并不全面。对于段落翻译来说,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词汇、句法、表达风格等都必须要对其进行准确地整理。那么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翻译技能。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其操作技巧比较多,例如:增词法、省略法、交叉法、替换法、分句合句法、长句切换法等。例如,在一道翻译题目中有这样的要求:剪纸大部分是红色,这代表着吉祥、健康、幸福等,那么其译文是:Most of the paper cutting is red,which represents good luck、health、happiness and so on.其中,“which”是一个重要的引导词,其能够将原文中的后半句翻译成一个由“whish”引导的限制性定语从句,所以,这属于增译法的应用实例。在另一个考题中,原文是:新年庆祝活动从大年三十开始延续到元宵节之后,也就是从农历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到新年第一个月的前十五天。这是一道六级考题,其译文是:New Year celebrations start on the 30th of the Lunar New Year and continue after the Lantern Festival, that is, from the last day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to the first 15 days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new year.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学生需要熟练应用拆分法与合并法,把后半句拆分成两个部分:农历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新年第一个月的前十五天。最后,将除夕与元宵节这两个节日名词进行合并,这种翻译的方法能够使语句更加地紧凑,且表达更清晰。
        由此来看,对于这样的考查内容来说,对学生的基础翻译技能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这在之前的四六级考试中并不多见。
        (二)需要积累更多的词汇量
        掌握大量的词汇量是做好翻译考题的一个基础要素。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词汇都与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并不包括与中国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相关的一些专业词汇。在实施改革之前,四六级翻译考试在这方面的考试范围相对一致,但是在实施改革之后,段落翻译是核心,对学生的词汇量的要求更加严格。之前不认识的词汇或原本不要求重点记忆的词汇都可能会出现在考题中[1]。

比如,在四级样题中“joyous”,六级样题中“ill fortune”等,这些在原本考题中很少出现的,在之后的四六级考试中,往往会成为频繁出现的考点。
        (三)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
        若要做好翻译题,看似并不困难,不过翻译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思维转换的过程中,则需要将相关信息表达出来,这一步是有难度的。在之前的单句翻译考试中,对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无明显要求。而在改革之后,段落翻译已成为主要的考试方向,所以,这需要学生正确应用一些常见的语句,尤其是长句与复合句等,另外还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确保相关段落前后的衔接与对应。考生为了确保表达能力提升,需要拓展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方可在翻译的过程中确保用词丰富、表达精准、语句通顺等。
        二、应对挑战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需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翻译方面,则需要运用两种语言,这对于英语与汉语的文化转换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于很多初学者而言,则需要按照原文顺序对其进行逐句逐段的翻译。基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培养其翻译意识,使其掌握翻译技巧。教师不应该将课堂内容完全限定在教材中,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汉译英的训练,同时对于一些字词的含义、用法等而言,一定要注意思维的转换,逐步引导学生多关注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导向、社会经济等,不断地积累该领域内的知识点及单词等,确保基本功更加深厚。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不要过于完全照搬以前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2]。
        (二)学生要认真做好备考的准备
        在实施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一定要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要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而且还需要加强课外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此,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历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相关内容抓出一些高频词,并对其进行熟练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还需要灵活运用,毕竟在翻译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单词的组合,在学习某一单词发音、拼写等过程中,要加强英汉对译的训练,只有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方可打破固有的汉语思维,在英文翻译中更好地进行表达和描述。另外,在段落汉译英翻译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实践效果进行灵活调整。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参考一些优秀的经验,掌握其中的技巧,并对其进行灵活地翻译训练,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某些单词或词汇的翻译技巧,促使自身的表达能力不断提升[3。
        三、结束语
        总之,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政策实施之后,对学生的翻译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但是若要真正地增强学生的翻译能力,并非瞬间能够实现的,这需要大学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两者的积极合作、共同应对、不断积累、夯实基本功,方可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使其学科素养得到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尹晓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学生翻译技能培养方法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7, 000(007):628.
        [2]张青青.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求与现状的矛盾及对策[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02):108-111.
        [3]Wang Yuqiang. The influence of CET-4 and CET-6 on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J]. Campus English, 2017 (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