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杨丽莎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杨丽莎
[导读] 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书写一段奇妙的人生。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大崇镇中心校  杨丽莎  615200

摘要: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书写一段奇妙的人生。学生要想探索不同的世界,就要自主走入每一本书,在阅读中体会不同的人、事、物。这里所说的阅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即学生主动、积极、自愿阅读,而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强制下、被动地进行阅读。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引言:阅读是小学生增长见识、开拓知识面、积累阅读经验和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较大。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追求快速阅读文章或书籍,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学习上,这与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
        一、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及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相继提出,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从原来的以知识教学为主,转变为在常规教学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发展的新局面,而自主阅读能力就是其中的重要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是落实教育改革的重要活动项目,这需要语文教师从更加长远的角度进行重视。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不仅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成效,同时他们自身的信息识别、读取、搜集的能力也会进一步加强。而随着能力提升到一定地步,学生也可以将能力进行有效整合,并利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最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可以有效优化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因为在阅读中,学生已经对阅读材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也大多是教学中的重点所在,教师只要适当地提点,学生就会有所收获。同时这也有效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教学项目放到课堂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丰富课前预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预读活动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开展的阅读活动,该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地开展预读活动,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掌握文本的含义和知识点,使他们明确了解阅读活动的基本方向,从而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缓解学生压力。除此之外,落实自主研究改革工作是关键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依照阅读教材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以基础类型的教学理论作为关键点,以实践教学探究为辅助点,科学规划各项内容,同时遵循教材为主要教学参考资料的基本原则,促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情景创设,加深体验
        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给学生如临其境、似真似幻的体验,能够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受,让学生走入阅读文本的世界。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地创设情景,可以利用多媒体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目的是加深学生的语文阅读体验,让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从而自觉投入阅读活动。如在开展《狼牙山五壮士》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通过视频回到那个年代,让学生看到革命烈士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牺牲的勇敢、坚定的爱国情怀,一个又一个画面给学生视觉以冲击,能够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探究欲望,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达到激趣的目的。
        (三)、选择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所谓阅读能力在这里指的是微观层次上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能力。让学生使用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比如,教师可以传授学生精读和粗读这两种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以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示儿》为例,这首诗篇幅短,且经常作为命题点出现在语文考试中,是学生学习的众多古诗中最为重要的一首。所以,针对这首诗的篇幅特点和重要性,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使用精读的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作如下讲述:“同学们,这首诗篇幅很短,一共28个字,而且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一定要精读全诗,认真分析诗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重要的字。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做到精准化阅读、细致化阅读,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掌握这首诗,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阅读素养。”教师在讲述精读方法的过程中结合了古诗,这种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而粗读是相对于精读的另一种阅读方式。粗读的目的是捕捉基本信息,节约阅读的时间,学生在以娱乐化为目的的课外阅读中使用粗读的方式未尝不可。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阅读性质让学生使用最恰当的阅读方法,只有实现了这一点,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主性阅读当作学习、生活的一种常态时,教师就可以在“不教”中,静听花开的声音,细嗅花开的芬芳。
参考文献
[1]高秀丽.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四策略”解析[J].亚太教育,2019(10):87.
[2]张敏琴.关于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17):8-9.
[3]郭加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