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璟
湖北省恩施州民族幼儿园445000
摘要:幼儿园大班开展科学活动,是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幼儿认知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以及获取生活经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利用游戏来丰富科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巩固知识点,同时,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快乐,为了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教师也可制作一些与科学领域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性、可塑性极强的玩教具供幼儿使用,以此来促进幼儿间有序的合作,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可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也能够满足幼儿各项发展的不同需要。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游戏化教学;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并深受幼儿喜爱的一门学科,教师首先应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游戏化教学的初衷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出发,通过积累日常的生活经验,从而引导幼儿积极的、自主的参与到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意义上的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在科学活动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操作学具及玩教具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1、寻找幼儿的兴趣点,并将其引入到科学活动教学中
如果说幼儿学习知识很重要,那么兴趣则是幼儿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让幼儿能够提高主观能动性,自觉且自主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1.1转变教学思路,以幼儿角度作为出发点
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学中,幼儿的兴趣是否能够有效的被激发,与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新课改提出之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认为学龄前阶段的幼儿缺乏判断和决策能力,从而采取灌输、填鸭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对幼儿而言,这是对知识“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不利于幼儿的兴趣开发。而在新的教学指导方向中,注重以幼儿的个性、兴趣及需求进行教学规划,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新目标,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在科学领域针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如果以理论出发,教师必定是以二维与三维的比较进行教学,当幼儿对于维度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的情况下,以此方法进行教学即无法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无法确保幼儿能否真正的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应当让幼儿通过具象化观察的方式去了解平面图形和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例如:可以让幼儿在教室或家庭中寻找“形”和“体”的物件,并进行观察和区分,这样能够让幼儿更快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为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进行分组对抗的小竞赛,让幼儿进行知识点的延展练习,让幼儿在设定的区域场所内寻找正方体与长方体,找到最多的小组为获胜方,如果找错还要进行减分处理,这样的竞技类游戏不仅能够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大班幼儿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真可谓是一玩多用。
2.2好奇宝宝的学习法则
科学领域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强大的理论和逻辑的架构下,教师应精心设计课程的导入环节,将抽象的概念以具象的形式引入新课,将贴近幼儿生活的情境或话题作为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一味“药引”。
而针对大班幼儿好动、好奇,好问的行为特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中布满悬念,让幼儿通过教师提供的线索(导入性问题)逐一侦破新的知识点,触发幼儿的求知动机,使幼儿在环环相扣的问与答中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来体会的科学活动魅力。以“认识钱币”为例,在活动之前,教师可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来让幼儿回答,通过考量幼儿的参与程度,给与幼儿相应数量的游戏币作为奖励,并表示游戏币在本堂课中将有很重要的用处,以此悬念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在课程进行中,教师可创设模拟购物的情境,在超市的货架中布满幼儿喜欢的食品,教师将每件商品标示出价格,并邀请幼儿根据自己所得游戏币的金额来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此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商品的标价,并向幼儿提问:“你想买的商品的价格是多少,应该怎么分配你手中的游戏币进行购买呢?”当幼儿进行思考和换算时,其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随之,注意力也会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通过模拟式的情境教学,有效的引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完成了以兴趣为出发点的教学过程。
1.3赏识教育铸自信
人们往往会通过展示自己所擅长的技能来增强自信心和提升自我认可度,而获得自信的源头就是兴趣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在日常的学习当中逐渐积累的,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教师的正面教育能够使幼儿更主动、更自觉、更积极的参与到科学活动的教学中。随着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越发浓厚,便会加倍的努力探究、深入了解,随之,努力的成果也会越发显著。幼儿在教师的激励和认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自信心也在促使着幼儿前进的步伐,在赏识教育的良性循环之下,幼儿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2、让多媒体成为学习的媒介?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会利用教材的书面内容来与幼儿进行互动,然而模糊的画面并不能为幼儿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会再为教学资源匮乏而苦恼,随着多媒体信息化教学的投入使用,让教学活动变得多姿多彩,教学内容更加鲜明、更加生动、更加新颖、更加独特,具象课件让教学更具魅力,同时也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再也不用凭空想象的来学习知识,教师也不必费尽周章的用语言描述和图画的展示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以更直观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出来,幼儿往往会被色彩鲜明的物体所吸引,同时更喜欢充满童趣的互动形式,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将知识点形象的引导出来,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简单有趣又易操作的游戏,来加深幼儿对知识点记忆,并以情境模拟的方式来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同时,教师也可根据教育目标来为幼儿整理出更多的学习材料,以此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大班科学领域《浮力》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PPT制作了一个课件,内容是夏天小朋友一起去泳池游泳的场面,幼儿通过课件展示中了解到,有些物品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而有些物品则会沉入水底,当课件播放完毕后,教师请幼儿进行总结,物品浮与沉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各种选项来拓展幼儿的认知程度,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发幼儿间的讨论和思考,这不仅能够刺激幼儿的探索欲望,还能促进幼儿间的互动,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在多媒体教学中,没有教师过多的语言引导,而是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再加上教师巧妙的剪辑和编排,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通俗易懂且独具教育意义,不仅让幼儿印象深刻,还能满足各层次幼儿的不同需求,促进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科学活动教学是学龄前儿童较为喜欢的一门学科,也是拓展幼儿知识面、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在科学游戏中释放天性,在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的同时,让幼儿愉快的学习,这才是科学活动教学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刘莹蓉.幼儿园科学领域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读与写,2020,17(13):286,290.
[2]景杰.浅谈游戏在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应用[J].中文信息,2019,(1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