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健康意识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张晓娟
[导读]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人生发展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张晓娟
        雷山县达地中心幼儿园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556000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人生发展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身体发展极为迅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同时幼儿的身体健康也是学前教育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健康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教学方式创新培养幼儿良好健康意识,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健康教育;绘本教学;户外运动;家园共育
        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仅是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可塑性非常高,所以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健康意识对幼儿之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信息化、现代化的大时代背景之下,幼儿教师也要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并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幼儿健康意识
        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绘本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是对幼儿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正确了解世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绘本教育堪称是全脑教育,阅读绘本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洞察能力,启发孩子思考,培养和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幼儿良好健康意识的时候,幼儿教师也要积极地利用绘本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让幼儿能够在绘本中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健康教学能够更好地开展。
        幼儿教师要想绘本教学更好地开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丰富绘本内容,让幼儿能够在丰富的绘本阅读中更全面地了解健康知识,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和健康习惯。在此之后,幼儿教师要根据绘本内容对幼儿进行提问,例如《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本绘本,其主要内容是讲述了龋齿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例如:“在哈克的百宝箱里都有哪些糖果呢?”然后让幼儿积极地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到龋齿形成的原因,让幼儿形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要重视绘本阅读的丰富性,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身体充满好奇,如果不了解这些身体的小秘密,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有害身体健康的行为,所以幼儿教师要重视绘本阅读的丰富性,让幼儿正确认识身体,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在户外运动中增强幼儿身体素质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仅仅是对幼儿进行理论性知识的传输,或者是监督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效,但是却不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有着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很好地激发起幼儿的兴趣。而通过户外活动教学的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更加开阔的场地上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了幼儿的兴趣。同时,通过户外运动教学的方式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户外场地活动范围较广,幼儿四处分散活动时,教师的视线不能顾及每个幼儿。因此,在活动前,老师总要向孩子交待活动的规则和有关安全事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计到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同时幼儿教师也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开展。之后,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例如接力跑的运动方式。首先,幼儿教师要将孩子们平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三到五人。之后再规划几条跑道,并设置醒目的标志为起点和终点。最后幼儿教师作为裁判,在发出口令后让幼儿进行接力赛跑。通过户外运动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为幼儿之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在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健康习惯
        在幼儿的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人,其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产生着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和模仿力都比较强,所以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也是非常有效的。学前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教学方式与幼儿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为幼儿创设一个家园一致的环境,从而让幼儿在良好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为幼儿之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家庭中,家长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例如在吃饭前要洗手,带领孩子做运动等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健康习惯。在幼儿成长阶段,部分幼儿会出现挑食的不良习惯,这个时候教师和家长就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幼儿教师教授家长更加专业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在家庭中的成长。幼儿家长要及时地向教师讲述孩子的身体情况,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协助之下改掉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健康习惯。
        总而言之,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创新,积极地丰富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式,以幼儿的健康成长为目标,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振霞.浅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冯丽莎.浅谈学前教育中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