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彦伶
延安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们也在不断创新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新模式新方法的应用也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这一前提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整合其他学科就成了学校和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科的整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探讨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其他学科;整合;策略研究
一、数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优势分析
1.有利于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自然也要以此为教学原则,从而有效变革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真正立足于实际生活,使得学生无法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进而也就出现了学生不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状况。对此,教师应该在现如今的新课标改革下,改变这种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以及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在课堂当中充分列举出来。而在这种情况当中,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势就被显现出来了,学生能够在教师引导下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所学习的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学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也就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除此之外,学科融合也可以助推数学教学延伸到其他学科中,例如科学老师就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理念,学生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熟练掌握学科知识,并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2.教学体验化,重视数学实践活动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其又对教师提出了“要在生动具体的教学环境当中让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进行加强,并在这种加强的认识当中取得相应的学习体验”这样的要求。在这里的“体验”,其实就是指通过对实践的参与,对数学学科有着亲近之感,进而也就能够在这种亲近之感当中获得一些学习技巧或者启示。而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体验的教学途径之一就是综合实践教学。其实,数学学科与实践课程的整合,就像是搭建了一座数学学科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之上,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进而还能够加强数学教学与实践课程当中的联系。而且由于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基本数学知识,更是为了能够对学生传达一些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完整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就更是要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学科整合,以此来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3.教学直观化,促进多学科整合
直观教学就是指教师利用图片以及一些教学器材等相关工具,这不同于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板学习的模式,学生在高度整合学科的课堂中学习也能够提高自己的自主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的演示和实践能够在直观教学当中起到非常有效的教学成果,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也能够借助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形象化,提高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若是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科整合策略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那么不仅可以让小学数学教育顺利进行,还可以让数学课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更是能够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工作打开新的探索方向。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教师有着敏锐的目光,整合起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以此在开阔学生数学视野的情况下,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二、数学学科整合策论分析
1.数学与语文相融合,增添学习乐趣
独立来看,似乎数学与语文两门学科交融的地方不够明显,但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语文教学中有数学不时闪现的身影,数学教学中又不乏语文时时处处的存在感。实践证明,将语文巧妙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原本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加入一点语文元素,则会让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教师巧妙地在导入环节创设了如下故事情景:一天,小头爸爸正在喂金鱼,大头儿子气呼呼地跑了进来,问小头爸爸:“我都12岁了,可只过了3个生日,小华和我同岁,他怎么年年过生日?”小头爸爸耐心地告诉大头儿子:“你生在闰月,每四年一闰,也就是每四年你才有一个生日。”大头儿子懵懵懂懂,大家知道为什么吗?教师的话音一落,学生就纷纷交流起来。随着学生继而生发的各种问题,整个课堂在故事情景的推动下进入高潮,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为学生主动思考和深入探究埋下了伏笔,为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打好了基础。这样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故事情景相结合,不仅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提供了平台,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数学与美术相结合,彰显教学魅力
小学生年龄小,尤其喜欢色彩亮丽、充满童趣的画面。结合这一特点,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美术绘画融合,能够让数学课堂更具艺术美、形象美,最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找规律”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寻找规律的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颜色鲜艳且具有排列规律的图形,视觉上刺激、吸引学生,促使他们主动观察,进而发现规律。又如,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一边给学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一边拿起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头大象。学生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看,教师提出问题抛砖引玉:“大家眼前的大象,对于盲人来说却不一样。他们有人说大象像一根柱子,也有人说像一根绳子,还有人说像把一扇子……”学生一番思考后,争先恐后地发言:“是因为只触摸到局部,没有看到整体。”教师顺势引导:“今天所学的‘观察物体’就是要让大家学会全面观察,了解物体全貌。”教师灵活运用美术,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使得学习成为了内需,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3.数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提高教学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进入教育领域,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是同频共振的时代所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将现代科技元素运用到数学课堂中,能够跨越时间界限、突破书本限制、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升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教学“简单的统计”一课前,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学校局域网或者其他网络查看相关学校某一班级运动会成绩统计总表以及条形统计图,并在课堂上搭建小组讨论平台,让学生谈一谈上网查阅资料的体验与感受。又如,教师让学生学会用Excel制作整个年级各班期末成绩的统计表。如此,不仅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进而感知数学的价值所在,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在数学教学中适时穿插其他学科知识,丰富数学内涵,不仅能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精彩,也能凸显学科整合的意义。因此,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并将之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三、结论
综上所述,教师若是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科整合策略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那么不仅可以让小学数学教育顺利进行,还可以让数学课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更是能够为教学领域的创新工作打开新的探索方向。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教师有着敏锐的目光,整合起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以此在开阔学生数学视野的情况下,为学生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