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赵珂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让学生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习得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预习的好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赵珂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实验小学,河南鹤壁456250
        摘要:在现有的体系下,如何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能更好的让学生在接受授课知识时更容易理解及掌握教师课堂授课的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课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效率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让学生了解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及习得应该如何正确的进行课前预习的方法,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预习的好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培养探究
        引言:
        教师如果能充分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会预习并养成预习的习惯,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打标,这样能够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将自身发现的问题进行问答解惑,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因此预习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着非凡的意义,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及自信心等也有一定的提升,从而最终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但在学生中推行课前预习时也需要关注预习有效性的问题,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完成了预习行为,但对所预习的知识点未进行任何深入研究,或是部分学生直接认为预习无效,正常听讲所授课的内容即可。以上两种行为都会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影响教学目的的达成。
        一、课前预习的意义
        课前预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学生在完成课前预习时的自学过程中提前对下期知识点进行了解,提升课堂知识吸收程度,让学生提前发现自身无法理解的知识点,在课堂中重点对该问题知识点进行理解及问答,提升课堂知识点的全面吸收效率。
        二、课前预习可以明确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做初步的了解,并且在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了解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知识点薄弱的地方预习工作就需要加强,并且做好课堂中与教师问答的准备,能理解的知识点正常预习即可。并且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更了解下一节课程的重点知识点,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更专注的听讲及学习,如学生在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倒数的认识》课程进行预习时,学生最主要需要确定:学生在本次课堂内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来更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学生对课程内容会得到以下几个问题合计:什么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有哪些自己能想到的倒数;比如4/5和5/7他们的倒数分别是;倒数与原数的差异,按真实分数来对比,同分数的倒数与原数相比分子分母有何不同有何相同之处;整数的倒数3的倒数是几,1的倒数是几,0的倒数是几。通过以上思考让学生在预习时能更好的确认自身需要重点学习的点在哪里,自身理解的难点在哪里,哪里需要在课中与教师沟通等[1]。
        三、课前预习可以提升授课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让教师在课程授课时,更有效的节约课程授课时间,教师在讲解某知识点时,因为学生完成了对该课程的课前预习,对该堂课程的基础知识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相对轻松,不需要讲解的过于复杂及深入,教师只需要将学生反馈不太理解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进行讲解,以此提升教师授课进程。教师在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周长》授课,完成课前预习的学生对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及基本计算公式会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将授课重点放在细节讲解中,并且通过学生对相应题目的解题即完成了该课程的基本教学。课程授课中教师通过课本内容中的案例进行基础的讲解,之后确认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进一步完成深入教学,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熟练度。
        四、课前预习可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提前了解知识点如何自行完成对知识点内容的预习解读,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对课程知识点的基本理解,而通过多次的预习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度提升,不仅了解该知识点的由来,更能推导其过程,在教师授课时学生对知识点讲解内容则能更轻松的完成理解及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度。如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以内的加减法》可以对学生讲解如何进行有效课前预习时,根据课本图上的内容先完成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3、2分别表示着什么,3+2表示着什么,3+2=5这个基本计算公式应如何朗读,3+2应该如何计算,通过层叠的思考让学生能更好的更深入的理解本堂课堂内容[2]。
        五、结束语
        因为课前预习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新的知识点,因此学生完成预习工作后,教师无需太过于重点关注知识点的熟知情况,更首要的任务是监督及引导学生坚持完成课前预习工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内容中自行将课前预习作为必完成事项中,才能将课前预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好处放大化,预习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生效率,更可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提升课程授课过程中的授课质量,升华师生关系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梅.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交流,2019,026(039):340-341.
[2]唐世明.课前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好日子,2019,000(015):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