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对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李春姐
[导读] 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深化,已经普及至我国农村地区。
        李春姐
        广西省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江塘完全小学542700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深化,已经普及至我国农村地区。但由于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且思想观念陈旧,往往还是遵循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通过使学生们机械的训练,来让学生们提高语文成绩。切断了语文与现实生活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未能使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更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们的个性以及情感发展需要。由此作为契机,本文以学生们的身心特点为出发点,讨论综合性的学习教学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帮助农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培养,同时推进我国各个地区的教育整体水平,和学生们的全面素质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地区;综合性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所谓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体现了在语文知识的学习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能力,保证其自身的整体思维构建,以及语文和其他课程的沟通。帮助学生们的实践和理论紧密进行结合,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综合性的学习与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的整合为出发点,并且强调其课程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并与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们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们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们培养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帮助学生们个人情感协调发展。
        一、教学现状
        思想观念陈旧,是当前农村教育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以往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传统教育观念,不利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推广,这点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教师们为了学生们的统考名次,不注重于课堂质量以及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让教师们利用机械性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成绩。他们所认为语文综合性的学习只是理论文件,而在实践经验的教学之中,其传统办法还是较为管用。并且,综合性的学习浪费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大量时间,不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导致其综合性学习在教育方面仍处于空白状态[1]。
        再者,教师们对综合性学习的认知不到位,在农村教育中,由于师资力量较少,教师们久而久之将缺乏其竞争的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动力和压力,导致其对。语文教学抱着敷衍了事的心理,并没有根本上的认知其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来帮助学生们提高语文水平。
        最后,其学校的过大压力,以及家长们的望子成龙心态,也大大造成了学生们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教学开展缓慢,一味地注重学生们的成绩,而不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发展,大大阻碍了教学推进。


        二、教学方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
        我国为帮助学生们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大大推进教育改革。而学校领导作为教育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方法。要从心底里重视学校内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不能以应试教育来作为教学条件来限制教师们的教学工作开展,要积极鼓励教师们使用适应现代社会的教学理念和进行方法的研究,组织教师们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
        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是帮助学生们提高能力的关键,也应该转变传统思想。为保障学生们的综合性学习的有效落实,必须要积极参加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培训,并且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来引导和反思,积极评价学生们的学习成果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明确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目标,在课后采用鼓励性评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时,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也应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要保持自主学习的心态,并且积极参加社会的实践活动。再者,小学生由于心理和思维发育未完全,对社会缺乏有效的明辨是非能力,所以教师们在指导学生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们走向自然,通过自然和社会去提出问题,以及资料收集和讨论等来解决问题。由此开发自身的思维,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们在无形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二)利用资源优势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教学条件落后是主要问题。所以,教师们为有效的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学习,需要从教学的实际来作为出发点,有效的扬长避短,以小学偏僻的劣势来作为优势,利用农村的特色来展开资源综合性的学习。
        首先,避开教学条件以及时空条件限制。作为农村地区来说,自然景观和与民风民俗等方面都是较为有利的,所以教师们在课程的安排上要有效地利用和开发资源优势,依照课文教材,引进与自然景观与民风民俗的相关课程。再者,在综合性的学习中,明确要求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从课堂到生活,再从生活到课堂”的转换[2],农村地区学生们的生活经验阅历较为丰富,可以利用此优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做好转换。在此同时,教师们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引进农村地区外的社会生活的情景,帮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让学生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将劣势转变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虽为教育的偏远地区,但为保证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大力推进,农村地区也应该积极转变其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观念,并且利用好农村这一地区的优势,大力推进学生们的综合性语文学习,帮助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培养和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涛. 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系对策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17):60-60.
        [2]蒙亮.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 文学教育, 2019, 000(005):P.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