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陈丽
[导读]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陈丽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大平房小学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度引导,要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索和实践,将数学学得更好。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度引导,要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让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要求非常严谨和精准的学科,它不同于语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会感到有些枯燥和棘手。为改变这种局面,数学教师要让数学走进生活,使数学生活化。这样,便可增强数学的亲和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明白,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将数学学好,会使我们在生活中受益。这样学生的兴趣便会被激发出来。
        二、挖掘教材“闪亮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使之与乏味的材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促成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相辅相成,这样,教学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吸引力,这就是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这些因素,学生就会被有趣的数学知识所吸引,继而发生兴趣迁移,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兴趣上。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任选一个数让老师回答:它能被2(3、5)整除吗?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数,都没有难倒老师,学生觉得很神奇。这时就可以导出原因,只要掌握了有关数学规律就可以做到。此语一出,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学习欲望就十分强烈。
        三、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故事、游戏、竞赛都是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能把它们运用到数学课堂上来,相信效果会更佳。针对小学生喜欢听小故事的特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构思简短的、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小故事,以饱满的激情,三言两语描绘出一个曲折生动的情节,把学生的心思全部吸引到情节中来,创造一种情绪高涨、思维活络的课堂氛围,学生跃跃欲试,教师推波助澜,点拨弦外有音,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乐在其中。
        比如,在做关于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时,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两兄弟,他家分土地时,哥哥分到一块长方形土地,弟弟分到一块三角形土地,他们俩对此分法均不满意。哥哥说:“弟弟的这块地大。”两兄弟为这块土地吵得不可开交。那么谁能帮助两兄弟解决这个大问题?这样的“题目”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在创新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
        长时间呆坐在教室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闷等现象,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效率低、兴趣不足。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创新开展教学引导,运用游戏模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比如在教学植树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到操场来站队,大家分别扮演“小树”,通过不同的组合形式、不同的排列图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体会到植树过程中的不同算法与技巧,体会到不同组合方式下的趣味性。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此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游戏,让他们自主创新、自主组合,感受数字的乐趣。
        五、善用多媒体资源,提升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教育资源为课堂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用、用好数字教育资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上课时,配合课件,让两组学生分别抽取数字,填在小数点的左右两边,并比较两个小数大小,通过游戏和多媒体让他们能很好掌握小数比较大小这部分的知识。通过比赛的形式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效提升了课堂容量,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精心设计提问,深化学生兴趣
        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对生深化学习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具有显著的助推作用,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多数教师可能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将提问当作一种上课形式,潜意识中忽略了问题的教学效用,学生以观察代替问题,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与思考性,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提升问题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问题在提升学生兴趣的功能,问题应该明确具体,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将问题就单调地抛在学生面前,可以对问题进行适当的趣味化处理,促进学生的头脑与心灵开放,提升教学效果。
        例如,在“混合运算”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小狗笨笨购物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首先说一说图中蕴含的数字信息,继续提问如果学生作为顾客想要买那些哪些商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以一名学生的回答为例题,让学生想一想一共要付多少钱,给学生时间列出计算公式,进一步提问,使学生思考公式表达的实际含义是什么,不思考公式的计算顺序,结合实际尝试算出结果,进而一次为基础,让学生思考探究总结出计算顺序,通过由浅至深的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混合运算的顺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七.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创新运用,让他们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