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明道法
[导读]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小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想象力和思维的开拓、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明道法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小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想象力和思维的开拓、写作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与感知阅读内容,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即:认真研究学情,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以了解,并积极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利用多样化的资源来点燃学生阅读的热情;或者是组织趣味性、多元化的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让学生感知阅读的乐趣和价值。通常在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对教学的手段及方法进行优化整合,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1]。以《桂林山水》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如:大家到哪些地方旅游过呢?欣赏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为何觉得那些景色很美呢?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顺势导入本课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桂林山水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桂林的山水产生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领略桂林美丽的风光。
        
二、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关键,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当然教师在阅读情境的创设环节,应该对课文内容进行认真研读,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的授课内容为依据,合理创设阅读情境;或者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与学生的认知相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需要教师立足实际,选择科学的方法来创设有效、真实、有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该课文充满童趣,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今天森林中张贴了新的寻人启事,大家想去看看吗?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卡通的寻人启事,继续提问:原来是小蝌蚪找不着自己的妈妈了,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大家愿意帮小蝌蚪找妈妈吗?然后导入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产生主动阅读文本的兴趣。
        
三、传授阅读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欠缺,需要教师给予激励、唤醒、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或掌握阅读的方式,从而实现高效且快乐的阅读。

当然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角色扮演法、思维导图法、批注式阅读法等,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特点与兴趣出发,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启发,逐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独特阅读方法[2]。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批注,重点生字词画圈圈、感悟处批注文字、不懂处打问号,如: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让学生在相关的语段处画线,进行简要的文字批注;针对批注的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展评,分享阅读的心得或收获,从而获得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四、鼓励学生质疑
        质疑是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前提,只有在学习中大胆质疑、主动提问,学生才会主动分析、思考、解答问题,学有所获。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和思考,从而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梅花魂》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针对文本的某些地方进行质疑,如:为何外祖父教作者唐诗宋词时会经常落泪呢?当作者弄脏梅花图时,为何外祖父大发脾气呢?外祖父为何送给作者血色的梅花手绢呢?通过这些疑问的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外祖父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提高。
        
五、加强课内外阅读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但并未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片面地认为自主阅读应服务于成绩的提高和考试,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对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打破阅读的限制,注重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激发[3]。以《草船借箭》为例,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不仅能体会到诸葛亮的创新精神和神机妙算,还想要了解更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以此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进行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大胆说出自己所喜欢的《三国演义》的片段,进而了解其他同学感兴趣的故事,涉猎更多的阅读内容及题材。
        
结束语:
        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重要前提,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如激发阅读兴趣、创设阅读情境、传授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质疑、加强课内外阅读等,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生才.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42):39-40.
[2]丁欢.小学语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0,(25):161.
[3]邹玲燕.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9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