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江
老河口市张集镇西冲小学 湖北襄阳 441804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使了教育的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摆脱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标》要求“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也已成为数学教学向现代化开放教学模式发展中最重要的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的教与学与以往的教学模式发生全新的变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光盘、网络等途径获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介的综合运用,使教与学丰富化、信息集成化、情境化和个性化,让数学课不再枯燥无味,给学生创设了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景,满足了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
一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根本原因就是那些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才乐于学习。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持久在他们眼里 ,数学是一门抽象、枯燥的学科,若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的数学课程,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插入声、形、像后,向学生展现丰富的感性认知材料 将书本内容生动化,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不仅能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提高他们的感性认知能力,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形四边形时、我制作了各种图形的公园场景,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通过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然后问大家:这个公园漂亮吗 ?你发现它们都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了吗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 ,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激发了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作为抽象的学习过程,必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理解在本质上是与动作联系在一起的,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物怎样做有密切关系, 采用信息技术动态图像演示, 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 ,而且其突出了较强的刺激作用, 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 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比如,在指导学生理解、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回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猜想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将圆柱等分成16份、32份……的割拼过程。
形象生动地展示“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让学生直接感知和理解教学内容,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增加一节课的教学容量往往采用满堂灌的讲解, 让学生记大量的板书, 通常教师很辛苦地教了学生很多知识 ,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教师应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 在课前充分备课 ,精心设计信息技术课件课堂上, 教师只要点击鼠标 ,即可在短时间里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揭示概念 ,也可使教师少费口舌, 在演示过程中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学习, 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让学生学会思考, 发现问题 ,提高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同时, 教师节学生的学习情况 ,取得教学反馈信息 ,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特点 ,思维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的制约 ,要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发现数学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陌生的,产生熟悉感 亲切感。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 ,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的运用中的折扣中,新课导入环节时,我运用媒体资源播放了一段商场打折的海报图片,让学生观察、发现信息,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运用媒体资源播放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讲解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从他们熟悉的客观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数学课堂 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教师 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利用好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 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启蒙教育 。发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陈全江,男,现年50岁,199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共党员,老河口市张集镇西冲小学教师,老河口市优秀教师,担任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学成绩突出,多篇电教论文在省市级以上发表、获奖。
【参考文献】:
[1]林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现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杨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 D ].华中师范大学,2006.
[3]王晓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