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晶晶
乐清市大荆镇第三小学 3256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迅速,课外阅读是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发展。它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目前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存在识字量不够、阅读面狭窄、阅读环境差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课外指导等。针对这些问题,该文主要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入手,探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指导策略
引言
课外阅读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阅读方法,它是积极活跃、创造性地理解记忆过程。小学生在掌握课外阅读方法之后,便能激发自身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从而形成主动阅读习惯。要实现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应该从读书方法、阅读兴趣、阅读氛围等做起。
1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1重量轻质
首先,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或课本识字的。从“量”上说,学生认识的字很少,没有达到能够进行课外阅读的标准;从“质”上说,课堂学习不能保证学生完全记住生字,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容易混淆生字。其次,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识字的数量和速度,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死记硬背生字,小学生缺乏了解汉字的机会。最后,低年级小学生记忆效率较低,注意力也难以完全集中到生字学习上,缺乏识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且教师很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识字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1.2缺乏阅读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觉阅读的意识。加上课后需要很长时间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部分学生沉迷游戏,意识不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能力就不会有太大的提高。但低年级学生缺少自觉阅读的意识,阅读兴趣的培养难上加难。
1.3缺乏课外指导
学生在校学习主要依靠教师,但回到家后,部分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缺少对孩子课后学习的指导。此外,家校联系不密切,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导致家校之间对学生的教育产生偏差。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增强阅读能力和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低年级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策略
2.1教师引导下的有效读书方法
课外阅读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读什么,怎么读。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关于读法方面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讲课内阅读所学到的方法和经验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做到同类一得,一法多用。第一,故事引导法。小学生非常喜欢听故事。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前的几分钟为学生讲述精彩、简短的小故事,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名字,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他们熟悉的小故事,让学生听完故事后猜出故事的名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能够主动开展今后的阅读活动。第二,赏识激趣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为了让学生时刻保持阅读热情,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每名学生,积极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良好表现,教师应该予以表扬,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内驱力。第三,榜样示范法。学生每天在阅读时,教师都应该陪同学生一起展开阅读,并做好相关笔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展示平台,将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爱上阅读,进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第四,督促抽查法。当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后,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督促和指导,如果教师不这样做,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松懈心理,无法认真地对待阅读活动。因此,教师要一直鼓励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利用个别抽查提问法或者是班干部协助检查法等,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方式下认真对待阅读,从而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明显的增强。
2.2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教师一定要在学生的阅读上面给他们留足时间,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时间的把握还不是特别准确,不懂得如何抓住零碎的时间阅读。教师要给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鼓励学生遇到了问题后要积极思考,思考不出来时再找老师或者是其他的学生请教,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除此以外,教师要能够辅助家长,让家长陪同孩子完成更多的亲子阅读。毕竟家庭氛围对于学生会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等方式给家长传授一些阅读的重要性,或者是阅读方法的信息,能够同家长一起完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活动。再有,就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鼓励学生上台讲一讲昨天在家阅读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2.3创设阅读情景,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目前,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的学校还为学生设立了小书吧,各个班级中也有图书角。而且,在网络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图书的种类繁多,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教师应当有效利用这一优势条件,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身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优秀读物展开阅读。例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阅读一些拼音读物和比较简单易懂的书籍;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选择阅读经典名著。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如晨会课、班队课等,让学生能够由此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此外,围绕着作文教学开展课外阅读。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教授,更重要的还是在阅读中感悟。因此,在作文训练时,应该增加适当的、相关的课外阅读,以读促写,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仅仅依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而有效开展课外阅读十分必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从而使课外阅读活动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玉.浅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2):89.
[2]范海群.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000(002):118.
[3]郑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