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淑梅
甘肃省华亭市西华初中
摘 要:针对学生写作文发愁犯难的教学困境,本文试图从形象性思维培养的情景读写、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辨读写、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创新读写等三个层面进行探究和实践,提出研究者应注重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培养的情景读写训练,努力将其转化为“自觉”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辨读写行为,最终形成具有创造性思维、有创新能力的价值层面的语文思维。
关键词:读写一体;形象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教学策略和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韩愈则揭示得更为形象,他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也就是说“耕”是“获”的前提,“学”(阅读)是“文”(写作)的基础。由此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了阅读的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书读了不少,却仍然写不出好作文,这正说明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鸿沟。如何引导学生由读向写自然过渡呢?这就需要我们在高中语文读写教学中做积极地探索和研究。下面是我的一些粗浅做法,希望对同仁们有帮助。
一、基于形象性思维培养的情景读写,可以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鉴赏提供有效策略和途径
形象性思维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它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
在引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这篇经典写景抒情散文时,同学们读后,觉得3—5段写的太美了,我就顺势引导他们鉴赏了这几段的语言美,学习了博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并启发他们任选一事物,学着用这几种修辞各写一个句子,体会不同修辞的表达效果。在后面的画面鉴赏环节中,学生不仅能发挥想象和联想,充分感知“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之美,而且有用文字进行画面描写的冲动。小说教学中的读写一体活动更容易操作,可以让学生续写主要情节、小说结尾等。学生的想象思维一旦激活,课堂不用刻意追求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活动就已经很充分了。教学设计不同,课堂效果截然不同,这样意犹未尽的课堂学生还会感到气氛沉闷吗?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思辨读写,可以为整本书的阅读提供有效策略和途径
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经典的整体阅读是非常重视的,但受课程实施和教材的编制所限,受时间和空间所限,被指定为“课外阅读”篇目的经典作品的整体性阅读仍然处于边缘性状态。我在落实经典的整本书阅读时,采用了“读写一体”的教学策略,有效地避免了浅阅读现象的出现。
以《平凡的世界》整体阅读为例,我们可以设置如下任务:1.探究小说中几位主要女性的悲剧性命运的成因。2.作者为什么要安排田晓霞抗洪牺牲这一情节,如果田晓霞在抗洪中没牺牲,后续故事情节将如何发展?3.你最喜欢《平凡的世界》中哪位人物,为他(她)写个小传。4.请你解劝《平凡的世界》中的一个人物,跟他说说道理……
这些任务完成后,可以由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讨论几个问题,涉及人物品评或小说主旨。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对整部经典作品的整体阅读,又能考评阅读效果,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创新读写,可以为文本阅读鉴赏提供有效策略和途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先生的这句话既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集崇高的思想境界、独特的写作技巧、流畅的语言风格于一体的优秀之作,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又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将写作教学渗透进来。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来渗透创新读写活动呢?
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篇长篇叙事诗时,常规的教学设计都是让学生先读原诗、读注释,在理解了全诗内容之后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揭示诗歌主题,体会诗歌的现实意义。我在教授这首诗时,要求学生认真、深入研读文本,把它改写成两幕话剧,一幕剧情发生在焦家,矛盾冲突围绕焦母、刘兰芝、焦仲卿展开;另一幕剧情发生在刘家,矛盾冲突在刘母、刘兄、刘兰芝之间展开。学生通过创造性改写,对诗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把握很准,对诗歌的主题及教育意义理解透彻,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读和写作之间,隔着未知的山,将阅读内容转化成写作的源泉和写作的范例,是提升高中语文读写一体教学有效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到底有多重要?》
[2]《360百度》
[3]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J].语文学习,2016(7).
[4]郑桂华. 整本书阅读,应为和何为[J]. 语文学习,2016(7)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S[2020]GHB2617《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
俞淑梅,一级教师,甘肃省华亭市西华初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