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解决学困生问题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钱小林
[导读] 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群体,而如何解决学困生问题显然是各班级班主任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以便促进班级学生整体进步。
        钱小林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223400
        摘要:从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班级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群体,而如何解决学困生问题显然是各班级班主任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以便促进班级学生整体进步。由此,平时开展实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各小学班主任就需要特别增加对学困生群体的重视,全面了解学困生实际情况,从而针对性研究总结系列管理引导措施,促进学困生顺利转化,达到既定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学困生;有效策略
        实际导致学困生群体出现的因素是较多的,其中主要涉及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而他们的出现显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很大压力,而班主任更甚,只因其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由此,具体到小学阶段,各班级班主任需在完成统一教育管理任务之余,重点针对学困生群体进行大量了解研究活动,即在通过各种手段详细了解学困生学习特点、兴趣、需求以及困境等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创新思想,有效探索总结系列针对性管理引导措施。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为学困生们创设出一个更加适用的学习发展环境,为他们提供优质助力条件,促进学困生整体进步优化。
        一、克服偏见,平等对待学困生群体
        学困生只是学习能力落后于其他学生的群体,但是智力方面没有问题,所以不应该受到歧视待遇,否则其学习能力极可能接着持续降低。据此,小学班主任就需要克服偏见,平等对待班中学困生群体,为他们创设良好班级环境,促进其积极学习进步。
        例如,实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基于平等理念指引,我并没有因为学困生综合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学生就区别对待他们,而是在各个方面都给予了他们同等于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机会与权利。具体如:在引导班级学生制定具体班规的时候,我不会因为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就忽略他们的意见,反而会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新规制定讨论活动;学校组织文艺表演比赛的时候,我不会因为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就直接剥夺他们参赛的资格,而是会在班内组织一个简单的评选活动,鼓励包括学困生在内的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由大家共同讨论选出可以代表本班级参赛的学生等等。在上述教育管理活动中,我真正克服了对学困生们的偏见,给予了他们与其他学生平等的待遇,使学困生感受到了被尊重、被重视,所以学困生们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即显著提升,有益于其迅速转化。


        二、重视激励,增强学困生学习动力
        一般而言,学困生们由于长时间学习成绩落后,几乎每个人的学习信心和动力都严重不足,同时这反过来又进一步阻碍了学困生积极有效学习发展,而班主任如果对此问题不加以解决的话,则势必难以促进学困生迅速转化。据此,平时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就要重视激励,帮助学困生增强积极学习动力,促使其坚持学习步步提高综合能力。
        例如,实际开展具体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因为认清了当前所面对的学困生学习现状,即学困生广泛学习动力不足等,所以我就有意识采取了系列有效激励手段。具体如:平时工作中,我一般会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表现,并重点挖掘他们身上诸如学习态度谦虚、敢于独立思考、笔记记录仔细等优点,在此基础上,我则会给予学困生口头表扬激励,即“你的优点很突出,继续加油!”“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你!”等;在不同阶段,我会在综合了解班级学困生当下学习能力的基础上为他们布置难度恰当的学习任务,以对学困生进行有效激励与驱使;我有时候会选择一些通过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巨大学习成就的人物,并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整理其事迹具体内容,进而以生动语言讲述给学困生听,给予他们榜样激励等等。基于上述激励,几乎每个学困生都慢慢生发出了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坚持学习动力,有助于他们迅速进步并最终实现转化。
        三、因材施教,给予学困生有效引导
        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学困生们学习成绩同样落后,但是每个人所遇到的困难与阻碍却不尽相同,而忽视这一差异的结果很可能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成绩在原先基础上继续下降。由此,平时工作中,小学班主任就有必要坚持因材施教理念,尽力给予每个学困生有效引导,促进学困生转化。
        例如,平时工作中具体针对学困生们展开教育管理活动的时候,我并没有盲目地采取统一手段,而是在充分了解每个学困生学习能力、兴趣个性等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实施了针对性教育引导措施。具体如:有的学困生没有掌握丰富科学学习方法,经常会做许多无用功,所以,我就坚持利用每一个恰当时机向其传授科学学习方法,并会就其具体学习行为给予有益点拨;有的学困生自控能力较差,总是难以坚持按照我的指引完成独立思考学习任务,于是我就为其设定了奖惩机制,即其连续一周优质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获得一定物质奖励,否则就需接受一定惩罚等等。这样,班里几乎每一个学困生都切实得到了针对性有益引导,所以大大改善了平时学习行为,提高了学习效果,进而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转化。
        总之,在当前教育教学背景下,实际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每个班主任都需要加强对学困生问题的关注,并为此探究总结丰富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以顺利推动学困生综合素养大幅提升,达成既定学困生引导转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小燕.小学班主任转化学困生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81.
        [2]杨兴华.浅谈学困生的引导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5(34):267-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