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
贵州省盘州市第五中学 贵州省 盘州市 561601
摘要:高中院校一直肩负着为国家未来事业建设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除了要加强对高中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训外,更要充分注重对他们心理的疏导。因此本文将详细研究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工作的开展,全文分别从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了解自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开展文明校园建设这三个方面系统化论述高中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师
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和健康成长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高中教育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各学科综合素养,还必须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开朗的良好心态。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也是教师必须坚持的重点教学方向。
一、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了解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了解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身的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以尽快的速度适应进入高中校园以来的环境变化和自己随着年龄增大产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变化。这些对学生的个人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是教师为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理念。高中生一般在20岁左右,刚刚度过青春期并步入成年人行列的他们此时正处于一个尴尬阶段。用对待未成年人的方法对待他们,可是他们已经成年了,心理成熟度和法律地位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但是以成年人的教育模式对待他们,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状况又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存在较大差距。正是这样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导致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始终不能抓住重心。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每个学生都是能动的主体,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心世界。面对此种情况,教师必须要抓住教学时机及时帮助学生树立客观科学的自我意识,只有教育学生正确审视自己,才能帮助他们在与人交际和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其他人关系。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强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和面对生活挫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提升不仅需要自我评价和了解,正如哲学指出的“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样,外力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这里所指的外力干预就是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高中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率首先便需要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例如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坚持“专业化教师为主、辅助者教师协助”的基本教学模式。既要充分发挥专业化教师的教学实力,也要有辅助教师参与其中,为整节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展做好辅助作用。两名教师,缺一不可,各司其职,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化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招聘力度,聘请专业的优秀教师进入学校开展教学,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教育质量。此外,学校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构建出校内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创建一支专业能力强、品德素养好的心理教辅团队。
三、努力建设文明校园
教育是一种伴随着知识传授和新型师生关系培养的社会行为。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塑造优质的校园文化,烘托出一片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文化形式建设同样也对人类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优异的文化环境可以使人收到正能量的感染并养成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处事方法。优异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感染每一名学生,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治疗受伤的心灵,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为了塑造优质的校园文化,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倡民主管理,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发扬春蚕精神,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详细解答。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班级学生的关注力度,发现学生群体中群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最终保护学生的积极健康成长。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优质的校园文化与良好学风之间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且稳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由接受优质文化熏陶,提升心理健康水准和心理成熟度。第三要广泛开展各类的校园活动,例如在高中开展技能大赛、特色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这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进而构建和谐的新型的学生人际关系,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下阶段开展教育工作的重点学生群体。因此,这部分的学生群体的个人成长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作为高中教师,我们要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出并落实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针,真正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成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46.
[2]周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中生活指导——以心理辅导课《积极生活每一天》为例[J].江苏教育,2020(4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