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桂香
江西省吉安市古南一小
摘要:“扩展阅读面,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于是,全国各地课外阅读工作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可很多的学校和老师只是一味地强调多读课外书,而没有相应的督促和评价,因此提倡和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最终成为空谈。课外阅读评价就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采取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课外阅读的价值作出判断并寻求改进其途径的一种活动。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基于此,我校大胆尝试阅读评价的改革,力求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甑别与选拔功能,过分依赖考试、量化等评价方式,倡导多元评价,促进孩子发展,让读书成为习惯。
关键词:阅读规律 多元评价 阅读现状
在阅读评价中,我们改掉了教师为主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以及与学生有关的其他人员参与评价,即采用学生自评,家长查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全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学生通过自评,能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家长查评,主要引导家长主动、全面了解学生,辅导自己的孩子;同学互评使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欣赏,学会评价;教师点评,主要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阅读打卡星,自我评价。每天读书打卡30分钟,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只要按照要求完成三十分钟的读书活动就可以获得金星一颗。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发展。自我评价督促孩子每天坚持读书,习惯成自然。
二、经典诵读星,家长评价。
经典诵读是阅读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周老师布置经典诵读的背诵任务,由家长在家组织检查评价。完成老师布置的经典背诵任务即可获2颗星,超额完成一篇加1颗星,每周4颗星封顶。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是为了让家长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语文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另一种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家长每天通过阅读之星记录卡可以把学生在家的阅读情况反馈给教师。 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评价改革,促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同时,家长的参与与鼓励,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知识检阅星,同学评价。
学生评价学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课中积极参与,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同学现场评价给星,一次最高不超过3颗星,每月6颗星封顶。实践也证明,学生的互评更全面、更客观,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而且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学生的交往和了解。
四、阅读感受星,教师评价。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由老师批阅,获得优一次给3颗星,每月9颗星封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具有激励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阅读之星记录卡每周一统计,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评比,评价过程成为一个激励——提高——再激励——再提高的良性循环过程。通过多元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与主动探索,使学生对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始终保愉悦的情感体验,让读书成为习惯。
附: 星光灿烂耀古一
——阅读之星记录卡
姓名( )班级( )时间 ( )月份
本月得星总计
参考文献:王久洪. 让读书成为习惯 用书香浸润人生——翔宇实小“每天读书一小时”活动设想[J].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0.
高兵云. 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小学生晨读初探[J]. 新课程(中), 2016, 000(0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