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孙英芹
[导读] 语文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古诗词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学积淀的主要途径,

        孙英芹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西山联校255130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古诗词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不仅是学生积累文化知识的过程,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文学积淀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古诗词以及带领学生学好古诗词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受到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学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学生的鉴赏能力难以提升。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个人教学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经过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我国古代在文学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其中,古诗词的作品数量庞大,种类繁多,是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同时,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同样占有极大的比重,由此可见,学生必须要在小学阶段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基础教学、开展趣味教学、开展情境教学三种方法,去帮助学生打好学习铺垫、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诗歌意境,以此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基础教学,打好学习铺垫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基础知识的铺垫。试想,把学生学习比作平地起高楼的过程,基础知识便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必需的砖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不注重这部分内容,导致学生难以迅速的进入学习状态。鉴于此,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简单的介绍诗歌中描绘大大概内容、作者生平、中心思想等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将要学习诗歌的大致内容,进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出塞》一诗的相关内容时,在课堂正式开始前,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中搜集有关作者王昌龄的生平事迹、主要功绩以及其达成的成就。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信息一一向学生传递,这样一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便能够对作者产生一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对边塞诗这一类型的古诗词产生粗浅的印象,从而知道在今后遇到边塞诗时应当从哪些方面、抱着怎样的情感去品读诗歌,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长时间的积淀,学生便能够积累足够的知识储备,进而为今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趣味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行为的基础动力来源,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非智力因素。

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却并不能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教学活动。同时,由于古诗词中含有大量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非常容易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产生深刻的消极影响,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鉴于此,教师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为教学工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并给予学生兴趣足够的重视,同时始终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摆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位。
        例如,在执教《悯农》一诗的相关内容时,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融入教学游戏,满足学生对游戏的心理需求。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提前准备好画笔和白纸。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讲解诗歌前两句中生字、生词的含义,并引导学生尝试自主翻译这两句的具体含义,让学生对诗歌中描绘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产生深刻的印象。此后,教师让学生拿出绘画工具,根据自己的想象,为这两句诗配上一副图画。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蕴含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节约粮食的精神内核。
        三、情境教学,感受诗歌意境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有目的性的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诗歌描绘的内容、营造的氛围、传递的精神互相贴合的情境,通过恰当的方法,把学生引入情境,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诗歌意境。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学生便会形成一种自主创设情境的习惯与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在今后的诗歌学习中,主动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中的已经。
        仍以诗歌《出塞》的教学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前,教师从互联网中搜集表现边塞悲凉、凄清氛围相匹配的音乐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在未深入学习的前提下感受诗歌的意境。此后,教师为学生带来以此配乐诗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气语调以及短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模仿欲望会被教师充分的激发出来,进而提升学生诗歌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需要帮助学生积淀充足的知识储备,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其次,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兴趣驱使;最后,运用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诗歌中的蕴藏的意境。
        参考文献:
        [1]李瑞昌. 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几点策略[N]. 发展导报,2017-11-07(043).
        [2]吴燕华.“古诗研究报告”的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17(28):4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