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桂华 2.李娜
2.1.吉林省白山市靖宇县三道湖镇兴平希望学校 135200 2.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三中学附属教学点西川小学 134300
摘要:教师历来备受尊重,中华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教师承载着传承的作用,因此,“建国君民”教师为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子孙后代的成长起到“身先示范”“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师;师德;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尤为关心,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何为“好老师”?“好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的典范。我国古代的先哲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意思是“懂得为人之道的人,为不懂得如何做人者的老师;不懂得如何做人者,为懂得为人之道者的借鉴。”因此“师资”二字便流传开来,可见,千百年来,“教师队伍”中存在两种人,一种人为“师”,而另一种人为“资”。从这里就可以发现,作为教师,我们自身的品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和“示范者”。否则,就真的成为“人之资”,怎么能堪以教育的重任呢?在这个极其需要正能量的社会潮流中,教师要严于律己,让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给予这个社会本有的正能量引导。
我常常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的讲话要求,每一次聆听总书记的教导,我都会感到心潮澎湃,我觉得作为教师,我赶上了好时代,因为这个国家有一个非常英明的领导人,追随他的足迹,我便走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路上,而且,旗帜鲜明,方向明确,我不会在暗夜里迷失方向,我不会在教育的道路上被诸如“文化大革命”的反叛之徒打倒,我可以心旷神怡地去和学生谈“中华文明史上的仁义礼智信”;我可以激情四溢地让学生聆听孔子、孟子的圣人之言,并从中获取“道德”的力量。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自古而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而教师的“明德”关乎天下家国的兴衰。一个没有道德的老师是不可能做好教育的。一昧地进行知识灌输,本身就是违背教育初衷的。孔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才无德譬如财狼!”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赞美的学霸漠视生命,敌视社会,危害国家,杀父弑母……这些学生实际上就是“有才无德”啊!如果我们的教育都培养出这样的人,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就颠覆了。出现这样“有才无德”的学生固然与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但是与我们的教育理念有关系,与教师的教育思想有关系,与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有关系。如果在教育中,我们踏实地去落实“德育”目标,把“德育”的理念根植在学生心中,把心灵成长的教育放在首位,那么,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心灵成长起到修复与滋养的作用,人的发展才会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就会极大地降低“有才无德”的比率。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就是负责。
所以,师德的修养对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国家教育发展的起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作用。毋庸置疑,没有“师德”的教师是不配为人之师的,只能是“师资”队伍中的“资”,起到反向作用。一个具有师德修养的人才可以称的上好的老师。
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他在北京八一学校与教师座谈时,又提出了四个“引路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习总的教导已经为我们成为“好教师”,品德高尚的教师提出明确的目标。
这些讲话,不仅明确提出了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与条件,也为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理想信念,是源头活水,是好教师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通往未来的路,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总需要人去探索。一名好老师,应该把“传道”之“道”,蕴含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之中,用正确的方法诠释科学的理念,以自身的理解去诠释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世界文明,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建设者,用行动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这里,习总再次强调“传道”的重要性。
教师要“传道”,首先自己要“有道”。“有道”必须严格自律,肯于约束自己,肯于在中华文化的沧海中汲取“道德”的营养。道德情操,是境界修为,是好教师的成长阶梯。良好的道德情操,会保证教师在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中,成为一个不断自我提升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教师的道德情操,彰显出榜样的力量,体现出生命对生命的灌溉、精神对精神的濡染。”习总书记的讲话时刻将师德修养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教师,我们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就有了使命感和归属感。
教师的师德修养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习总说:“传道者,要明道,要信道。”因此,教师要高度自律,肯于在“道德”的约束中为自己穿上一件坚不可摧的道德铠甲,任何时候,不去做违背“传道”的事情。“打铁还需自身硬”,习总号召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那么,我们自己必须有明确的师德修养方向——习总书记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
认真学习习总的教育思想,,我们就会知道自己在师德修养方面怎样提升自己。我们就会明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认真学习习总对教师的殷切希望,我们的教育就是走在时代的道路上,永远不会偏离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正可.新时期师德文化修养提升之我见[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0):11+13.
[2]吴跃本.提升教师师德修养的路径选择[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4(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