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静
四川省渠县第三小学 63520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是当前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是关键性的一环。作为直接的施教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去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人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一问题做如下思考。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设计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采取讲童趣故事、玩角色游戏、扮演不同角色的方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内容、知道故事情节、强化人物动作和语言,然后让他们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开始较为羞涩,但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将晏子的言行进行了推敲,然后进行表演,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内容,从表演的对话、行为中感受到了晏子的智勇双全:三次反驳楚王,最后捍卫了国家的尊严。这样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同时也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又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在想象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方式有多种。比如,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这种方式在学习古诗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景、物、人的具体情境,把课文所写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另一方面要学习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画面。如在读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时,可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卷,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将大脑中所形成的画面画出来,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又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其他学科进行渗透,比如将音乐融入语文,运用音乐启发想象,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在放课文录音的同时,可以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样他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完后,教师可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立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三、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解答。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获得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考,将疑问式教学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 需要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打消那种怕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了有失威信或怕挤占课堂教学时间打乱教学计划的顾虑。实际上,只要教师实事求是,有地放矢,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
2.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不着边际的滥问。以语言因素为例,教师指导学生在标点不同处、字词精当处、语句重复处质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质疑水平会逐步提高,一些学生能提出具有较高思考价值的问题。如《燕子》最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有个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自己的疑点:这里的细线指的是电线,为什么不用“条”或“根”而用“痕”呢?这些问题,无不体现着学生独立思考、深入读书的主动求知心理。总之,要通过鼓励质疑,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思维。长此下去,学生就可以逐步养成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好习惯,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四、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或者同学之间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 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热情的肯定、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学生在赞扬声中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和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无限的,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做好引路人,在语文教学中应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如果创新思维从小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并且坚持不懈地培养下去,那么,埋在孩子们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能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