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第23期   作者:李玉萍
[导读] 小学语文当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日后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的重要途径。
        李玉萍
        广西省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江塘完全小学 542700
        摘要:小学语文当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学生日后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进入互联网时代,怎样在核心素养之上通过相关科学技术促使阅读教学达到高效性,就是目前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针对于此,文章将重点对其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智慧课堂;小学语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良好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良好的文化品格,促进审美和思维能力提升。对此,在阅读教学当中就应当将核心素养强化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为抓手,将现代教学工具作为支撑,最终促使学生获得更多才能与智慧,实现全面发展。因此,重点探究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一、核心素养和智慧课堂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品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基础,同时实现自主发展,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以及语言技能三个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工具,打造出了智慧课堂。该课堂模式的出现不仅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打破了教学时空上的限制,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源,实现智能化教学。另外还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上的劣势,给学生营造出一个互动化、虚拟化和智能化的学习氛围。
        二、核心素养下的智慧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夯实学生阅读基础
        小学语文培养核心最根本的目标就是要强化学生的文化基础,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应当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夯实阅读基础。智慧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的音视频、图片等内容,所以教师应当学会使用这些技术把原本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小学生由于本身知识储备量不足,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以带动学生视觉和听觉联合应用,全身心投入到阅读学习之中。当阅读过程中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理解[1]。比如在教授《观潮》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段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图片,播放一段相应的短视频,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和理解课文当中描写得雄伟壮美,以此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奇妙的情感体验,给进一步的阅读学习夯实基础。


        (二)通过互联网建立自主阅读课堂
        只有让学生经过全面探索和思考之后得出的知识内容才会被其所熟记和理解。对此在智慧课堂当中,阅读教学则不能只局限在书本当中,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作品进行阅读。课堂也不再只局限在教室当中,而是引导学生徜徉在互联网海量资源当中,将其作为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也不再是指挥者,而是仅对学生进行引导,即在正式阅读之前,不再像以往一样指定专门的作品让其阅读,而是确定出一个大致方向,比如本节阅读课重点阅读叶圣陶的文章等,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和钻研[2]。互联网本身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海量知识,同时其交互性还能够确保学生在遇到阅读困难的时候及时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比如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重点针对父亲和母亲对于巴迪的诗所持以的看法进行自主阅读分析,以此探究任务内心,明白爱的两种表现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专门组织一场“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网上辩论赛,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营造出良好的自主阅读氛围。
        (三)通过共享资源掌握阅读方法
        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正确学习。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旦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劳感,就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不同学生其学习能力、语文知识基础都有所差异,因此必须全面推进差异化教学,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正好能够实现这一点。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建立相关班级学习群组,为学生搭建网上学习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如常见的微信、QQ、钉钉等平台,均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更为适合的课外读物,即针对各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其发送相应的阅读资源,传授不同的阅读方法,也可结合书本所学内容,推荐学生相关课外阅读,如在学习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巴金的其他散文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生平,同时以此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同时所有学生之间也可以共享资源,分享各自教师推荐的书单,最终达到全面掌握阅读方法的目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基础上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模式构建,应当从其基础的核心内容入手,即锻炼和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核心素养,不断加大对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视度,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阅读指导,实现课内外阅读的全面融合与统一。在智慧课堂上,师生之间能够应用的工具比以往更多,不但可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实现师生实时互动,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共享资源,最终让小学阅读教学开辟出新的路径,获得更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铭漳. 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智慧课堂实践探究[J]. 考试周刊, 2020(21):25-26.
[2] 王爱华. 小学中高年级智慧课堂中高效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 好日子, 2019, 000(024):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