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峻彪
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绿春小学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落实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由于知识内容相对抽象枯燥,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此优化教学课堂,实现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意义;运用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难懂,有些知识点教师用语言难以讲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更难以树立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今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多媒体集声音、色彩、图画、视频等多种功能呈现方式,不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大大增强理解能力,让学生更加有信心、有兴趣,而且还能营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那么,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与突破,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主要就信息技术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应用进行浅谈。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本身属于较为抽象与枯燥的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课堂上,可以有效地将教材中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等手段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这对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减少板书时间,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当中,学生的集中度也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突出教学难点重点,降低学习难度
信息技术具备生动、声音图像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等特点,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特点将原来抽象化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具化起来,对于原来教师不好讲,学生不好理解的内容更好地加以转变。这也就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原来的重点难点内容实施精讲,将教学内容的重点进一步突出,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难点问题,学习难度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三)转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接触到更多更有趣的学习资源,传统沉闷枯燥的课堂学习氛围也将会变得轻松愉悦起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所增加。另外,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改进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与完善。
(四)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生互助能力和协作精神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引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由以往的变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也到了进一步丰富。教师在讲授完新知识之后,可以提出新的思考问题交给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分工合作,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互助能力与合作精神,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有效沟通。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相应地缓解了课堂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如果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过于随性,在课前不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做相应的准备工作,那不但起不到教学的辅助作用,可能还会画蛇添足,给课堂教学增添不必要的环节,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也达不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就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一,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重要的知识设计运用环节,设计问题;第二,根据内容制作合理的、科学的PPT课件,以便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第三,除了PPT课件外,教师还应该记录下一些课堂上需要用的例题,做到线上、线下教学的结合;第四,课前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师在教学中有讲有练,不能全靠PPT呈现内容,要给教师补充的余地,避免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要在充分的准备下,才能发挥它的教学作用,促进教学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这对于教学形式的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原来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内容利用声音、图像、动画等相结合方式为学生直观生动地呈现出来,学生对知识内容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将其转化为学习动机。
(三)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轻松学习
我们知道,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形成了矛盾。但如果教师能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够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成功帮助学生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中,直接教学用底乘高求面积比较抽象,学生会难以理解和接受,但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再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剪、平移、拼,在学生弄不懂或者容易混淆的地方巧妙借助计算机进行提醒,显示清楚的图像,教师无需多言,便能给学生传递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形象、清晰、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也会有效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我检测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可以改善过去一切都是以成绩为主对学生评定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搜索或者是学校计算机教师的帮助,设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对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完成之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游戏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自主检测,也便于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自我检测不仅可以消除传统考试中学生存在的紧张感,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参与自我检测的积极主动性,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后,对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适应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数学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理性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凤英.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网友世界,2014(4):34-35.
[2]曹刚.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