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周菊 孙业明
[导读] 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年和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当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生便开始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同时,班主任的工作量也会增加。

        周菊   孙业明
        山东省宁阳县复圣中学   271400
        摘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成年和步入社会的关键阶段。当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生便开始了紧张的高中学习。同时,班主任的工作量也会增加。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的作用下,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经过正确的德育学习来培养良好的品质和品德。因此,需要班主任改进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及时为学生渗透德育教学。这样不仅让学生实现基础知识的提升,还能有效培养德育意识。下面,本文就对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的优化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学;优化方式
        在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关注点已经从学习能力的培养转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但是,有的班主任依然保留着传统理念,普遍关注点在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品质。这样无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需要班主任强化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教学,运用丰富的方式来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德育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还需要拥有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就是德育素养。因此,在高中德育教学中,班主任要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能力。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德育教育,为学生设计德育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传输,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的有效保障。
        例如,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班会、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展有关德育主题的班级活动。如,班主任可以将爱国、奉献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班级活动主题,让学生学习。并且还可以鼓励学生自愿加入到校园德育的各种活动中,演讲比赛、爱国主义教育等等,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这些活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学生德育的良好发展,也促进德育教学能顺利开展。
        二、以身作则来培养德育品质
        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是传授德育的第一人,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传播者。为了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需要班主任自身具有德育品质,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教育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学生,转变学生的观点,学生才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并且,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此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过程中,会模仿教师和家长的行为,这就需要有人来引领学生进行德育学习和培养。因此,需要班主任以身作则,优先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这样才能管理好学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例如,班主任要注重时间观念,做到不要迟到、早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样子,可以让学生形成上课不迟到的好习惯。或者,班主任要积极地与学生打招呼、问好。这样能为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正确行为,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教师、父母。再或者,在课堂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样能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的乐趣,还能自愿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效掌握教学重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品质,还能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式
        在目前,受到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背景下,传统管理和德育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降低德育教育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班主任及时改进管理方式和德育渗透方式,积极创新,不断优化,运用丰富的管理方式来教育学生,想方设法的让学生能自愿加入到德育学习中来,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例如,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有关德育的视频、图片等内容。如,《感动中国》、《大国崛起》等。让学生欣赏、观看这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并且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出相应的任务:看完视频之后,可以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这个视频给自己带来的体会和感受,并想一想,如果你是视频中的人物,当你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做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考虑到后果?运用德育创新方式,能让学生激发出德育学习的乐趣,学生能自愿加入到德育学习中来,还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重视校园的德育文化建设
        相比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来说,学校环境是学生学习德育品质的重要场所,是培养正确道德思想的重要途径。因为,学校生活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情感等。因此,在德育学习中,班主任可以借助学校的力量,为学生建设校园德育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德育理念。如,学校可以利用资源来强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校后勤保障以及校园卫生和安全,这样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为学生组织校园德育演讲比赛、德育文化主题活动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体会德育。
        五、家校合作的方式完善成果
        高中教育的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教学不仅需要班主任进行教育和指导,同时还需要家庭教育作为补充,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因此,需要班主任正确处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开展家长会、让家长走进班级中、为班级管理提出建议等方式,缩短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增强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让家长也加入到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运用家长的力量实现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
        例如,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家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质量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成长。因此,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强化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德育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正视学生的优缺点。如,就目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家长认为学生只有学习好就可以了,家长给予了更多的希望,造成家长认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而缺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班主任需要积极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的关注点从学习转变到德育、品质的教育方向上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成长中,正确认识自己,从而改正不足,让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开展家校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也帮助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能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德育工作的创新方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方面。在德育学习中,需要班主任不断改进德育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身作则来培养德育品质、创新德育教育渗透方式、重视校园的德育文化建设以及家校合作的方式完善成果等方式,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德育的重要性,为学生带来全面的德育学习。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品质,实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水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54):188-189.
        [2]韩传信,段多梅.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实践方略[J].班主任教育研究,2015,27(2).
        [3]赖德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