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杨旭刚
[导读] 随着国家建设新型人才计划的进一步深化,近些年来我国的人才培养重心开始朝着幼儿阶段转移。而数学作为理解和练习居多的一门科目,需要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

        杨旭刚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华阳九年制学校 719499
        摘  要:随着国家建设新型人才计划的进一步深化,近些年来我国的人才培养重心开始朝着幼儿阶段转移。而数学作为理解和练习居多的一门科目,需要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小学数学的题目一般都是简单的计算题,但是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有些不尽如人意。需要开展好相应的计算题教学,让学生明白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巩固现阶段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多媒体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天马行空,这对于教学人员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学生们在初接触到数学的时候会感到很多困难,按照传统的模式讲课,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听不懂。小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目的计算时很容易就会出现差错,这些问题可能来自对知识点的掌握不熟练,或者是以为做题太过马虎所致。老师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相结合,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快的接受新的数学知识,能够快速熟练地运用数学解题方法,否则将不利于数学计算题教学的开展。
        1 为什么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数学的效果
        1.1 数与计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数学是研究数量、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家们拓展了这些概念,从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推导出真理。人们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活,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概念量化,赋予具体的数字意义,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规整,容易理解。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中,航空航天已广泛应用于数学知识等各个领域。因此,提高小学计算教学有效性,使学生形成数学计算的基本能力,无论是现在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提升了学生对数学计算题的思考
        教学模式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主要就是为了研究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创新完善的新教育体制,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学习知识和思考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学习的同时只有通过深程度的思考才能够掌握知识。计算题教学模式还处在试行的阶段,主要依靠串联教学内容的相关知识点对课堂效率进行优化。但是如果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作对比的话,计算题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较为突出。这种方法能够把教材中一些要点内容整合到一起,让学生有对一些细碎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认知,更利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建设。


        2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2.1 小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审读题习惯
        小学生的身心现在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学人员细心地进行引导,这样才能使课堂效果得到有效地保障。目前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问题就是阅读题目不认真,导致了对题意的理解出现偏差,阻碍了他们做出正确的解答。这种现象更多地体现在教材定义的考察方面,学生只是记住了书本上的固定公式,稍微地进行一些变动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这反映出小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缺乏思考,对于书本知识和题目之间的转换不够熟练。而如果这种情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就无法使小学生培养自己的审题思维能力。
        2.2 受惯性思维影响极深
        教学方式太过单一会导致课堂气氛的压抑,严重限制了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数学计算本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再加上沿用陈旧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让本就枯燥的教学课堂更受打击。并且小学数学计算题的类型具有相似性,一些理解力较差的学生容易因为题型相似产生固定思维。不能因为追求做题速度忽略了对题目的判断,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能力
    3.1 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化的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学会把具体的数学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接近生活本身,增加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以教学小数加减法为例:李明同学用五元钱在商店买了一只铅笔,花费一元八角,之后又用剩下的钱在商店买了一块橡皮花费五角,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讨论出来,李明同学还剩多少钱?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情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购买情景,让学生们分别扮演商家和顾客,采用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投入到这个问题地解决过程中。利用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不仅了解到数学计算与自己的息息相关,还能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
        3.2 结合客观事物培养学生计算兴趣
        除了合作与探究题之外,教材中的很多实际应用题都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模块的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制这些模型,引导他们计算模型的实际长度等等,从而进一步延伸出计算模型的面积,周长等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增加计算兴趣,提高计算水平。
        4结束语: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需要从教学主体,也就是学生入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例如多媒体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多元化教学的魅力,才能让数学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萍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12-17.
        [2]胡宝凯.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2018(6):125-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