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倩
贵州省纳雍县特殊教育学校 553300
摘要:受先天性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我国聋校学生的数量也在增多,由于他们的语言交流存在障碍,认知性较差,脑海里不能形成抽象思维的概述,学生不能主动学习,造成聋校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不高,而“翻转课堂”的出现,将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前提,有利于聋校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意识的培养,以及课堂效率的提高。本文对新课标理念下聋校初中数学“翻转课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聋校;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圆锥的认识;教学
前言
初中数学的“翻转课堂”是学校新型的教育方式,它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在聋校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一些学校将普通学校的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中,导致教学成果不明显。但在普通教学的基础上,聋校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后,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有利于教学课堂的提高,更好地探索出高质量的初中教学。
一、“翻转课堂”在聋校初中数学中的作用
听力作为人们听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方式,对人的行为有着一定的影响,聋校学生的听力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所以他们也不能通过听力收获外界的信息,进一步阻碍了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而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目的。由于学生的听力存在着问题,他们在数学方面的推理和思维都有着明显的短板,导致数学素养不够高,加入翻转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并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转课堂从片面上理解是将课堂进行翻转,教师和学生进行转换,发挥学生主导地位。它是由美国的两名化学教师创建的翻转式教学的模式,目的是帮助没来上课的学生在家进行授课,采用的是微视频和微课的教学方式。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繁琐复杂的教学的方式。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要在教师讲完课后,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微视频的方法,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它的视频是以数学之中的重点内容为基础,用微视频的形式将数学重点表现出来。在翻转课堂精准化特点的加持下,适应了不同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如果一节课没有听懂,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在有问题的情况下向教师询问解决问题,补充了缺失的环节,使课堂变得有趣欢乐,学生进行更好地学习。
既能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能力和认知能力,还能通过他人的行为表现、语言和表情等作出相应的情绪反应。使其更容易融入班集体,交往新朋友的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自己。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要求教师大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并逐步从教学变为引导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从授课者转化为引领者,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观念[1]。
二、“翻转课堂”在聋校初中数学中应用的对策
在《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聋校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这几种,首先面对的是聋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差异,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使用学习软件,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将课堂前、课堂教学中以及课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结合,促进聋校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圆锥的认识》教学为例进行以下分析。
(一)课前的学习
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趣味手语微视频,并带着课前提出的问题去探究,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任务的布置,可以使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讨论,再说出自己的思考。聋校学生的听力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在微视频中加入聋校学生视觉的色彩,间接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将动画特点、和数学的知识融入其中,在微视频中加入手语和文字,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上课前可以预留一些开放性问题,在微视频放映前,教师让学生先预习手语课,使他们对课本有个初步认识,再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性做题,学生在自己思考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以及重点知识的总结。同时,教师要增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掌握学生的问题,并融入到课程的设计中。当学生们完成开放性问题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疑问,教师再进行解答。这种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有了准备,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有利于教学的发展[2]。
(二)课中教师的引导和适时评价
所谓课前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教师在课前留几个跟课程相关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回答问题,并且通过学习手语微课完成,除此之外,看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没有其他的疑问,教师会在课上讲解归纳课前预习的问题。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那么一节课中最核心的环节是小组合作互相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推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也有了一个新的改变,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体,而应该在聋校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扮演一个引导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要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研究任务,在通过探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分享,看一看是否能够得到其他组学生的赞同。如果出现了学生们都没有掌握的情况,老师可以根据问题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带领学生寻找一些资料进行查证,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内化。例如,课前学习作业教师可以使学生列举生活中的长方形,看一看生活中什么物体是长方形的,越多越好。找出长方形的特征,在观看视频后完成,找出并标出来。首先可以进行课堂分享与交流:每个小组同学都来分享自己探讨过的答案,并且全班同学进行交流。然后教师引导思考:展示出节课的课件,让学生们通过看课件和视频了解长方形的特点,可以对照模具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生活中有很多看似长方形的东西,但它其实本质上并不是标准的长方形。采用以上的方法,让聋哑同学们通过看视频,做笔记,再对照老师的模具分析,这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中间有一个过渡,既可以生动形象地看到,也可以通过逻辑理解,同时这也符合了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这两道题源于生活,答案也不是固定的,能帮助聋校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探索问题,这样教学内容更直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了共赢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整理出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最终在黑板上呈现出来。
(三)课后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后,学生可以从评价中找到自己需要弥补的地方,及时进行自我反思,针对知识点薄弱的缓解进行巩固训练。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学中的不足进行安排。虽然翻转课堂在聋校的初中数学中有了良好的表现,但由于处于初级阶段,教师要在实践中形成一套教学体系,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得到发展。
结束语
由上可知,新课标理念下的聋校初中数学是以微视频为基础的,将课前、课中和课后联系起来设计出的“翻转教学”方式它的中心是聋校学生,学生在课堂中起着主体作用。教师根据学生个性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选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将来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3]。
参考文献
[1]荆秦,王巍,吴兆利,侯国亮,白增华,张志星.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在针灸临床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医学,2020,26(19):189-191.
[2]陈昭昭,王晓龙.基于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戏剧之家,2020(18):173+175.
[3]丁淑琴,段相国,张爱君,廖国玲,杨华,于晶晶,师志云.基于翻转课堂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线上教学模式实践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