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杜文青
[导读] 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亦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期,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方式中,
        杜文青
        夏津县双语中学  山东 德州 2532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亦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期,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方式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不足,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势必要重视开展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的研究,以期达到提高我国初中教育德育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学生管理
        若将父母比作学生的第一个老师,那班主任则是学生成长道路中的指向标。初中阶段,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虽然有所提高,但受年龄特点影响,这一阶段的学生通常具有叛逆、执拗等特点,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惑和侵蚀。因此,班主任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积极与学生家长建立家校联系,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全方面推动初中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
        (一)学生家庭教育不完善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各地区初中学校均开展了关于初中生素质教育内容的宣传工作,但收获效果甚微。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家长仍认为,学生初中教育应以成绩为主,过度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在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性。因而在学生初中阶段教育过程中,极少与学生主动建立沟通,未必能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变化,给予正确疏导和指引,一味依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有的家长甚至一度主张“恐吓式”或“溺爱式”极端教育,为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
        (二)与学生存在权力冲突
        在班主任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最常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强制性”方式,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均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影响,亦会使学生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这也是绝大多数导致学生管理矛盾的原因。当学生接触到的社会信息比较负面时,极有可能产生“与班主任对着干”的情绪,影响班级团结、积极氛围的营造。因此,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要积极与学生建立沟通,多方面权衡和协调双方的权力关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班主任能真正做到“权力落地”,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进而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对策
        (一)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管理
        初中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观念的重要时期,班主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班主任需要对以往的学生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和回顾,梳理出其中难点问题,并在具体实践中,继续推动问题解决,以最常见的权力冲突问题为例,如在班级纪律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往往掌握着主导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组织班级纪律,但若班主任对该权利下放至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建立“一日班长”制度,要求全员参与,班主任作为监督者,监管制度执行过程,则可获得良好的学生自我管理效果,使学生感受到管理班级的困难,进而获得学生理解。
        (二)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初中阶段,学生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班级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班主任应当充分发挥环境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组织学生共同营造团结有爱、积极上进的班级氛围。首先是科学选拔班干部,在选拔班干部过程中,班主任要杜绝以“有色眼光”看待学生,有些学生虽然成绩较差,但其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一视同仁,允许这部分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引导学生们进行能力互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实现自我管理。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定期为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课外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与学生共同努力,建立文明、团结、积极的班集体。
        (三)细致入微,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往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中,大多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主,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始终处于薄弱状态,。进而导致了学生在心理问题发生的初级阶段没有获得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导致问题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一生。所以,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尽可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对于情绪变化较大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谈话,耐心倾听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予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并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工作,必要时要及时与家长建立联络,一同推动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管理是一项综合又繁琐的工作,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重视自身能力、素养的提升,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细致入微的观察学生动态,为学生营造舒适、积极的班级环境,引导学生走向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成琳.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 2017(14):74.
        [2]吕素斌. 新时期中学班主任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商情, 2019(19):258.
        作者简介:姓名,杜文青  出生年月1977.03.15,性别女,学历:本科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夏津县北城街道苦水村,单位夏津县双语中学,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