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典诵读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伍芳
[导读]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对传统经典阅读的愈加重视。

大方县恒大第十一小学  伍芳  5516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对传统经典阅读的愈加重视。阅读经典的风潮已经逐渐在中国校园中蔓延开来。诵读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深受重视的一种教育方法,也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整理出三种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分析了三个典型的实施案例,进而尝试探索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古诗词;教学
        对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一直是课程设计的标准和课程教育的目标。“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 [1],这样,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和优势方能较好的体现。除此以外,我们更要考虑到小学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不能过于枯燥或冗长,而要有趣、活泼、能够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
        1.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1.1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升学生语文修养
        经典诵读不仅有读,更有大声朗诵。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而共同的诵读更能使学生在抑扬顿挫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素养,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由此营造。在经典诵读的朗朗书声中,学生获得了语文学习中调动机体的实践机会,从而拓宽文学视野,增加文化积累,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语文的学科修养。
        1.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发展德智体美
        2017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2]经典诵读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够春风化雨般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得以全面自由地得以发展.经典诗歌、 古文、古诗词、对联、小说都是经典的重要载体。其中蕴藏的优美感情、经典文字与高尚情操,能够从不同的审美维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1.3传承民族经典文化,树立国家民族观念
        经典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经典的反复阅读和大声诵读,能够更好地感受凝结在优秀古诗文中的人生感悟和文化观念。在学生的思想智力尚在启蒙的小学时期,诵读经典作为一种启迪心智的训练,能够在他们的心中种下风骨、气节、操守的种子。在提升汉语水平的过程中,学生得以领悟到一个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也能够在他们的心中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2.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的案例分析
        2.1妙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普及和小学学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走入了课堂,和课程内容越发融会贯通。而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经典诵读的交杂能够碰撞出更精彩的火花。如小学诗歌《望天门山》一课,通过幻灯片、视频、音乐播放天门山风景的视频或图片,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沉浸在诗歌的世界,体悟天门山的气势磅礴以及奇特景象。这样的方式可以先加强学生的感官意识,运用视觉听觉的辅助将诗词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对于诗词中所表述的内容和意境有深刻的体会认知,从而带动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以色彩丰富、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减少古诗词由于时间和语言所产生的隔阂,更可以让学生避免初步理解所带来的困难,由此可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弱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2.2巧用碎片化时间,营造阅读氛围
        除了上课的大片时间外,校园生活中还有不少零碎的时间可供教师利用。清晨的早读时光,午后的午读时间,临近放学的晚读时间,都是可以用于经典诵读,营造阅读氛围的好时段。例教师可以推荐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唐诗三百首》、《百家姓》、《三字经》等。然后在早读、午读时间让课代表或值日生带领阅读。值日生也可以分享经典中的名家名句,写在黑板上,每天上课问好时带领全班同学予以朗读,让经典的美好充盈在日常生活之中。日积月累,是一笔不可小觑的经典财富。
        2.3布置课余任务,积累文学素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自己的心得感悟,教师则要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内化、运用自己在经典诵读中的所悟所感。手抄报、摘抄、读后感,都是很好的课余辅助任务。如教学完写景古诗文后,安排学生制作“夏日古诗”、“秋日诗词”等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不仅会将经典诵读时学习的课内古诗写上去,也会自觉主动地搜索、积累课外的古诗,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这种自主学习的动力是难能宝贵的,我们要通过布置课余任务的方式予以激发。
        结束语:
        行文至此,通过以上的种种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将小学教育与经典诵读相结合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在实施时,我们也要考虑小学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实施策略,用各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内化语文修养,让经典的熏陶从童年开始,从小学开始。
参考文献:   
[1]何芬芳.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J].福建教育:综合(D版),2015,(3):14-15.
[2]李建生.指向以美育人的新班集体教育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7,(7):85.
[3]杨建清.浅谈初中校经典诵读材料应遵循的原则[J].亚太教育,2016,(7):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