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余善莲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余善莲
[导读] 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改进和新时代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要求越来与接近全面发展。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得胜镇宋观学校   余善莲      646131

摘要: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改进和新时代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的要求越来与接近全面发展。传统教学忽视美术教育和美学知道,很多时候教师和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的理解存在分歧,但是教师习惯使用统一标准来进行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初中美术是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打开美学大门的关键,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美术素养
        在初中生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不仅要求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新课改的不断要求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策略,重视美术教学在初中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产生对艺术的审美心理,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来营造初中课堂上的艺术气氛,达到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1]。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校和教师不重视,主张形势主义。许多教师认为初中应该以学科的学习为主,对于音乐、美术、体育课程的学习并不重视,作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课程,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美术成绩和实际操作地要求并不高,对于课堂内容的内涵和教学的准备并不充分,只是单纯想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时候甚至将美术课程的时间压缩和占用,导致学生对于美术的审美和素养很难形成,对于美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进程也并不了解,不仅忽视了国外著名的美术作品,也忽视了国内的国画作品,造成美术知识的断层和欠缺。
        其次,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美术绘画的技巧,忽略了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内涵.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老师自身对于美术的理解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解,对于艺术内涵还不了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主张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美术素养意识,对于学生的作品、风格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喜欢采取一致的标准,对于绘画技术和构图的画面十分重视,却不在乎艺术作品中作者个人的艺术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也学会一味追求流畅、高超的绘画技巧,美术素养得不到提高,全面发展受到阻碍。
        最后,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模式陈旧。许多老师由于受多年教学经验的限制,在准备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喜欢沿用自己一贯使用的教学模式,无视新课改下对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对教学模式难以突破,更难实现创新。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课程而不是应试课程,是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的课程,也是培养艺术素养的机会,课堂枯燥乏味,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毫无兴趣。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改要求下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教师授课和引导的对象,初中生处在艺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注重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对于美术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兴趣[2].人教版七年级美术开篇对于美术有一个大致的讲解和介绍,主要内容在于鼓励学生观察校园景色,对于校园的一草一木有大致了解,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利用黑板报的形势将自己看到的景色画下来,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熟悉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水平,自主学习设计黑板报,提高自身的艺术设计观念。
        引导学生产生审美心理,形成审美体系。教师在课堂的作用不是出于主导地位,而是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会产生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标准,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性个体,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认识也不相同,对于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不能对艺术审美树立标杆,对于每一位学生的审美都需要给予肯定,对于创作的作品适当调整,达到形成不同学生的不同审美体系。人教版八年级美术第三单元主题是笔墨丹青,重点在于对于中国水墨画的学习和绘画练习,在这堂课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认识,可以是大面积渲染,也可以是小部分留白,可以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也可以是青山绿水,苍翠松柏,风格可以不尽相同,但表达的思想情趣达到一致。
        利用教学工具,营造艺术教学氛围。美术不同于数学或者是英语,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是统一的,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固定的,美术则是可以通过艺术氛围来产生不同的理解,达到理解艺术作品、形成艺术素养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美术作品,介绍美术历史,也可以用美术著作的临摹作品来进行讲解,还可以播放音乐和视频,为学生营造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结语
        美术素养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对于艺术素养的形成也是新课改和新时代下的新要求,这表示在射虎发展中对于学生全面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积极配合新课改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重视艺术教育,通过课堂学习、课后练习和阶段测试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绘画、学习绘画,了解美术的相关知识和历史故事,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达到提高美术素养和综合知识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韦浩.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J].美术教育,2017(08)
[2]杨黎.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J].素质教育,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