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物再利用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杨松
[导读]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以及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产生了大量“废旧材料”。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杨松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生活用品和工农业生产用品以及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产生了大量“废旧材料”。新课标指出要重视美术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我们知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对废旧物品很感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废旧物品再次利用,积极开发生活中的美术资源,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节约资源、热爱环保的意识、创新思维和思维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变废为宝”这一理念,本文将从“废旧物”利用的必要性,寻找“废旧材料”,“废旧物”的选择,示范教学和适时点拨,赏析与评价五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废旧物品;美术课程;环保意识;思维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商品,伴随着就是产生大量的“物质垃圾”,因此,环保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孩子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下,将这些看似普通无用的废弃物重新利用起来,激发和鼓励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用自己灵巧的小手,将“废旧物”变成可以供人欣赏的艺术品或生活用具,这样既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又能帮助孩子提高环保意识。其次,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和关注社会,以及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
        1.“废旧物”利用的必要性
       “废旧物”的利用不仅能够实现“变废为宝”,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当前社会需要。幼儿在利用“废旧物”创作的过程中,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这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生活里,人们丢掉的废旧物,在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眼里是“宝贝”,美术的创作源自生活,“废旧物”丰富了我们的美术课堂对材料的额需求,也让教师带领学生感受到了美术的本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2.寻找“废旧材料”,调动幼儿的兴趣
        人一旦对某些事物怀着极大的热情,就会主动去求了解和探索,并产生愉快的情绪。所以说,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兴趣提供了孩子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另外,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就会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他们会为了创作做充足的前期准备,主动收集、整理生活中不断被丢掉的废旧物,既提高了孩子环保意识,有打开了艺术创作之门,不断搜索各种材料的“废旧物”,在寻找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废旧物做到合理利用。



        3.“废旧物”的选择
        通过废旧物来进行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因为,幼儿对我的保护意识还很薄弱,教师必须指导孩子对废旧物的选择,告诉孩子要寻找那些对自身没有危害的物品。可以适当举例或拿教师自己准备课堂教具给学生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解释。一些安全的废旧物,如:废旧花布、硬纸盒、草稿纸、饮料瓶等等。禁止选择玻璃、尖锐的东西以及具有腐蚀性的东西等等。还要指导学生对废旧进行清洁处理,对废旧物表面的灰尘、污渍进行消毒处理,教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性,免遭废旧物的伤害。  
        4. 示范教学和适时点拨
        新课改要求以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幼儿美术教学也不例外,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大家收集废旧物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还要做到及时指导和配合的工作。如在校园内就有一些废旧矿泉水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把瓶子用剪刀剪下来一部分,留下能装东西的一部分,再沿着开口的圆边剪出一条条的,流苏形的圆边,将其向外翻折,就成了一个带流苏的小花盆。如果孩子们觉得太单调,也可以提倡孩子们,把我们用过的废报纸,废书本,可以拿来剪成各种小图案,贴在花盆四周,这样一个有特色,还环保的小花盆就做好了。最后,教师可以把每个做的小花盆进行同学互换,送给自己最想送的人,和自己好朋友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5.赏析和评价
        学前美术教育需要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赏析和评价,主要包括自评和他评,其中,不能缺少教师对幼儿作品的品评过程。在教师的赏析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幼儿描述出自己做这个作品的过程中,为什么想到设计它?怎么做的?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是幼儿对自己的作品的描述和认识。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是重要的,要用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并用客观态度的找出优缺点,鼓励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通过美术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热爱创造的优秀品质,这对孩子学习其他学科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结束语:
        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一个“万花筒”,充满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这里有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创作素材。利用“废旧物”进行创作的过程,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废旧物”再利用的创作知识和技能,动手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环保和节约能源的思维方式。美术教育工作者们在帮助孩子们收集“废旧物”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也是孩子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沈美宇.物尽其用旧而不废——巧用废旧材料,引导学生快乐创作[J].小学教学研究:
理论版,2012(26):91-92.
[1]余小红.利用废旧物品开发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幼儿成才[J].成才之路.2014(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