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吴秋芬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吴秋芬
[导读]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第一高级中学 吴秋芬 457600

摘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信息技术辅助下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改变了学生认为高中数学枯燥难学的看法,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在高中数学学科当中应用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教学工具,可以提高课堂知识的容量,并且能够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是师生互动的重要交流工具。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
        前言:现如今,信息技术成为重点教学手段,在教育领域受到普遍应用。数学作为高中阶段重点学科,教师为保证数学教学更加有效,需要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课堂教学。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教学应用,展开有效分析。
        1、搭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理解能力提升
      数学的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而大多数高中生的认知是形象的,且思维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面对复杂且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要提高高中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就要使学生在认知上有所突破,而这一突破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实现,信息技术是最好的选择。信息技术借助图像、视频等方式输出信息,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有化繁为简的效果,能将一些复杂且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搭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椭圆的第一定义”这一课时,虽然教材中会以小实验的方式来呈现相关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该实验无法让学生真正明白离心率是如何影响椭圆形状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完成相关教学情境的创设,借助多媒体,可以展现教具不断缩小时的椭圆形状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明晰离心率对椭圆形状的影响。接着,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其从本质上理解椭圆的相关定义及概念。
        2、借助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收获的知识和信息更加丰富,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已经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知识获取需求。因此,数学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需要借助于信息技術,对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一些比较经典的数学故事,以及数学典故渗透到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对数学科研发展历程加深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认知,端正数学学习态度。
        例如,教师在进行“指数函数”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梦想成“真”的数学故事。


并合理利用数学故事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故事,对指数函数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教师借此机会引出指数函数概念,保证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同时也能够丰富高中生数学文化知识储备。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数学领域的科研项目,以及数学家故事有效地渗透到课堂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理念。
        3、借力信息技术,促进知识吸收
        数学教师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进行步步推导和探索,最终使其有效掌握,而且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所呈现出的一个最大作用就是可以让静止的数学问题变得动态化,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更好地开拓和发展。举个例子,数学教师在讲到三角函数y=Asin(ωx+φ)这一章节的图像变换内容时,就可以通过绘图软件当中的几何画板把函数图像的周期变换、相位变换以及振幅变换的这三个过程进行一个具体展现,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感受变量变化引起的函数动态轨迹变化,可以对不同的函数图像性质和规律有一个更加清楚的理解,从而增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兴趣。
        4、借助信息化软件,助力自主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先进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助力。首先,需要注重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软件功能开发,将画图软件、Excel等与数学学科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先进软件的支撑下,进行自主的建模处理,并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进行整合。
        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建模软件对圆的方程进行建模处理。同时,也需要注重其他教学辅助软件的合理开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开发教学助手软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活动。在先进载体支撑下实现课程资源有效整合,也能够让学生拥有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可以加强腾讯课堂、慕课等载体的开发,在此基础上构建智能化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拓展其在数学领域的自主学习空间。例如,在慕课载体的支撑下,带领学生共同学习“正玄定理”的相关知识。
        结束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得到及时地调整和创新,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要求。然而,把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就可以在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鉴于此,如何把高中数学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并从中体现出更多的价值和作用,是教师应该持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学周刊,2020(12):94-95.
[2]杨海波.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教学设计探究[J].学周刊,2019(08):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