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欢乐的数学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周霞玲
[导读] 语文老师容易从课本内容博引旁征,采撷趣味,消除课堂中的乏味。

南宁市邕宁区那楼中学   周霞玲  530205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动  欢乐  兴趣         
        语文老师容易从课本内容博引旁征,采撷趣味,消除课堂中的乏味。可是,数学课,你怎么消除课堂上的乏味呢?怎么能给课堂带来欢乐呢?怎么能给沉静的课堂注入一针兴奋剂呢?作为数学老师,不得不面临新的课题。笔者就亲身体会,浅谈如下几点。
        一、生动形象的导入法
        对某一个内容来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保障。导入的前几分钟是课堂乐曲的引子,是跳高运动员的起跑线,精心设计的开场导入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进入精神振奋的良好状态之中,达到有利于教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故事导入。以讲故事为开端,我们知道,学生没有不喜欢听讲故事的,故事最容易带入学生的注意力。尤其能与这一内容的历史典故最好。特别,留下一丝悬念更好。譬如说,找平行线,几千年秦始皇开凿兴安灵渠的时候,怎么能在地理复杂的山地找出开凿的线路呢?这样一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内心的极大兴趣。
        2.生动的事例导入。通过实际事例让学生知道。比如学“角,”从埃及的金字塔,每一个地方都会遇到角,这么庞大的过程怎么去解决呢?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此一来,悄悄地把学生的精神想象中不知不觉地引导到学习的知识之中。
        3.直观教具导入。通过数学的教学工具,演示导入新的课题。最好先让学生参与活动,不论成功与否,都给予充分肯定,不要打击他们。让他们懂得能参与其中,没有吃亏,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
        4.课题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的效果都不一样,就是为了使学生集中注意-----发起趣味-----激发思维-----进入新课题。课前你必须得动脑筋,寻找一个尤为别致的导入方法,使学生对这个课题深感兴趣,人他们会觉得不听你的这一课多遗憾,第二节课可能更精彩,挑拨起这种灵感,像看电视连续剧一般。
        二、营造学习轻松、课堂愉悦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授课老师一口调动起来的。只要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参与性集中起来,发挥学生的智慧,能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到一个崭新层次。总而言之,在课堂中让学生敢起来,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认为教师不是课堂上的一位尊者,而是一位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学生尊敬的亲人。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
        让优等生做表率。对于班里的优秀生,教师是心中有数的。让他们为先锋作为这个课题的突破尖兵。无论成功与否。当然成功最好,如果失败,也要给予肯定或鼓励,不要指责、批评,自然而然地使他们以后觉得要更细心耐心,刻苦努力。这样,课堂里面的气氛就也就会自然而然地高涨起来了。其他同学也会跃跃欲试了。2.让差生参与。有些教师以为这很难,其实不然,我们老师不能用“有色眼睛”看待他们,要尽力所能地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确实,在学校里的成绩并不代表着他们日后的人生的成绩,我们应该理解这一点,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实例对他们讲明这一点,使他们有克服困难的信心。这样,他们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就会自觉地参与进来。
        三、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因素,融洽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是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活动各方面构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为纽带的,只有融洽和谐、轻松愉悦的气氛,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放下“师道尊严”的古板架式,主动关心、爱护、体谅学生。我们知道:初中时期的学生容易激情,叛逆。这些,都应该体谅理解。教师就应有这样宽容的胸怀。这样,满足学生理解需求和情感求知,师生友好,学习便有了兴趣,成功就有了信心。
        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有位专家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四、巧妙结课,保持快乐的教学氛围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重视在课堂教学的结课时巧妙地进行结课,从而让我们的快乐教学氛围得以维持。
        例如,执教完“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课后,在结课时,我说到: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都非常积极,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话毕,学生的脸上立刻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看到学生这种表情,我问“这种方法是不是有点麻烦,下节课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它”,这句话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他们纷纷表示课余会先预习,课堂教学顺利结课。
        欢乐的课堂是由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宽容谨慎的心态指导下才能获得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就是突然的事件发生,或者口角激烈冲撞,作为教师都要镇定自如应付,不能像街头泼妇,脏语连天指责学生。一旦失掉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再难以挽回了,包括课外。欢乐课堂,既愉悦教学,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绩进步。何必用严肃、呆板,没有一点微笑的面孔出现呢?这是笔者的一点点显浅的感触。请领导和教师们指正。
参考文献:
【1】徐艳斌:《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罗小伟,《中学数学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