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孙基昌
[导读] 数学作为如今教学当中的主流科目之是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

利川市团堡镇小学  孙基昌 邮编   445420

摘要:数学作为如今教学当中的主流科目之是必不可少,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教师,除了在课堂之上教会学生基础知识以外,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在课下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小学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如何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以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说起,通过一些分析和看法,希望可以引发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小学教育;自主;解决问题
        数学作为逻辑性很强的一个科目,做题当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是培养孩子自主思考的关键。在改课后,数学当中应用题型越来越多变新颖,这意味着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例如现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本当中,已经出现较多的应用题,学生们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和解答,更加愿意主动去学习,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了增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以下几点:
        1.培养自主解决
        教师日常工作繁忙且琐碎,不能很好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之上就能领悟其所学的知识,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不能全部领悟,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在课下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是关键。
        1.1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在日常教学当中是有些乏味且枯燥的,教师应当思考如何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一道题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他对这道题的解答方式往往是不深刻的,不理解的。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营造特定的情境,带领学生做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知识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这样不但能激发兴趣,也能更好的将知识传达给学生,使其印象深刻。
例如教师在教授孩子加减乘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通过图片和视频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在提问问题时,让学生自主去其中寻找答案,教师在一旁辅助指导,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也能培养他们自主解决的能力。
        1.2学会应用,提高读解能力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是要运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学会灵活应用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课堂之上,教师应多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举例说明,让学生将计算公式真正应用到实际当中,提高他们自主解决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低年级的学生其年龄的特殊性,在读题的时候往往都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因此会出现解答错误的现象。
例如应用题当中“他”和“她”的问题就让许多学生混淆,阅题错误直接导致其解答结果也是错的。数学有着其特殊的严谨性,跟其他科目不同,答案是唯一性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题能力也很重要。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当学生自主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应给予鼓励并肯定,让他明白自主解决并不是难事,进而增加学生的信心,更加有动力并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只是被动的、机械性的去听教师传授的知识,很可能在心里并没有真正理解,只会依照固定的模式去解答习题,如果习题变换了一种模式,就会出现许多学生不会解答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展,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甚至是提出问题,要做到举一反三。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不断的反问学生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自主解决。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自主解决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增强学生主动性
        现今,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普遍缺乏主动性。而学习数学恰恰在于要主动,这是所有教师都应去解决并思考的问题,如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尤为关键。低年级数学应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带领学生走进现实,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让他们深刻理解数学在生活当中的运用,自主去探索。比如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应马上回答他,而是要反问他有什么解决方法,提升他们自己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加他们的主动性,主动学习、愿意学习。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一个开端,数学更是重要科目,作为低年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肩上担负着重要责任。低年级的学生耐心不足,接受能力也不同,教师应当悉心引导,多鼓励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程度来布置课后作业,如果只一味的按照教学大纲走,那么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很可能完不成课后作业,既起不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也不能培养他的自主能力,所有自主能力的培育要建立在学生对知识向往并且感兴趣、愿意去学的基础上,如果连基本的课后作业都让他感到吃力和困难,那又谈何以后呢。因此,既要保证知识的传播,也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其方法的多样性,要从不同学生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教育工作者要避免以往生硬的教学方式,要理论与知识相结合,营造情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解决能力,学会独立思考,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黄丽芳.小学低年级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 000(030):131-132.
[2]叶渊博.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之我见[J],农家参谋, 2018, 592(16):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