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李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李春
[导读] 数学对于人的生活和学习而言都十分重要,也是学习生涯中每个阶段都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大方县恒大第十一小学  李春  551600

摘要:数学对于人的生活和学习而言都十分重要,也是学习生涯中每个阶段都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学习,也是刚开始接触思维培养的小学生而言。数学本身就有着十分严谨的逻辑性,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门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课程。为了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需要能为小学生创造一种贴近生活的情境,并且使他们作为主体真正参与课堂。因此,本文在分析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能力培养
        小学是培养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时期。生活中的实用数学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逻辑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小学阶段需要通过数学学习来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概念并未被所有数学教师知晓,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始终把知识教学和问题解决放在首位。只有制定新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措施,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
        1.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对于学生而言正是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其各种学习思维的关键点,这是形成习惯的理想时期,在这一阶段形成的行为习惯将在他们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有鉴于此,数学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发生问题时冷静地和独立地思考,在学业和今后的生活中,他们能够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2.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缺失如何表现?
        顾名思义,独立思考的能力意味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小学生应该避免盲目服从、缺乏分析,并勇于创新和实践。在日常的教学观察中,作者发现一些学生回避老师的问题,对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积极的思考。不积极参加团体合作活动,没有自己的意见。对于这些小学生而言,提出问题已是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分析和解决问题了。基于此,教师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沟通往往十分不畅,最终导致学生逐渐形成“数学恐惧症”。
        对于以上行为的成因,首先是因为教师本身其实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想法,但它们并没有转化为教学行动,最终只能机械式的完成“填鸭教学”。此外就是父母在事业上太忙了,无法培养孩子的善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属于父母的一部分教育责任未被履行。
        3.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1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魅力
        学习数学最终是为了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也就是说数学的学习也应该贴近于生活。


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采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好接受,贴近生活便多了很多趣味,学生也会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因为足够接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以灵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师在指定课程教学内容时,融入生活元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便可逐步改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消极心态,使他们积极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为了完成“平面上的圆形区域”的知识教学,教师可以在校园内选择一个圆形区域,给学生独立的测量和思考时间,并给予他们应用圆形区域计算公式所需的灵活性。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真实环境中的数学思维。
        3.2巧妙设置课堂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技巧
        为了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教师必须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教授学生一些思考技巧。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比例》这一课,老师可以先对比例的概念进行一个引出,然后将问题抛给学生“比例对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有什么重要作用?”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寻哪些地方要用到比例,为什么有了比例会使生活更加便捷。一旦学生充分了解了什么是比例,以及生活案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比例的性质。学生对比例性质的反思过程是对比例的初步认知过程。
        3.3选取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独立动手和思考能力
        数学是合乎逻辑的,也就是说其逻辑性非常强,这就是很难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热情的原因。在这个阶段,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由教师以一种有趣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空间与图形》一章中“时间”这一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制作钟表,以加深他们对手表和尖之间的关系,让他们查看各走一小时和一分钟的指针位置,进而引出时间的重要性。在这种实践中,抽象知识成为学生个人操作的直接而敏感的内容,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教师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的过程。相应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们需要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培养自己的技能,同时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柯映吟.小学数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究[J].求学,2020(32):29-30.
[2]魏玟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2020(22):93.
[3]范存智.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8):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