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素质教育 王灵保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王灵保
[导读] 素质教育讲求发掘、开发学生的天赋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滨湖小学 王灵保 238300

摘要:素质教育讲求发掘、开发学生的天赋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课堂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计算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更要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1.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这是促进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指对学生进行统一教育,而是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养发展。教师既要关爱学习成绩好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扩展他们的知识面,更要关心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努力帮助他们提升学习能力。所以,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是由于人的遗传因素、生理条件和后天的环境、教育等的影响,导致学生的生理、心理、接受能力的发展状况互有差异。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分不同的层次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贴合他们实际状况的具体教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进一步补充数学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例如在练习题设计上,教师可以设计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完成相对困难的选做题,扩大知识面,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符合自身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的题目,先把基础打牢。
        2.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能力、知识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起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奠基作用。所以学生在这一阶段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所培养的数学能力、数学课业负担的轻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其性格心理的全面发展,甚至对其一生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有必要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刻理解,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自觉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在数学教学里融进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这就需要教师熟知课本,深入挖掘小学数学课本里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或者自行见缝插针地将课本内容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例如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中有一道题就西瓜摘取问题提问上午摘了38个,下午摘了46个,一共摘了多少个,教师可以选择以“我们来帮她解决问题吧”的提问方式自然而然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其次,数学中有许多数学概念和运算与实践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当尽量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以身作则地向学生引导“实践第一”的观念想法,慢慢引导学生建起辩证唯物主义观。例如,加减、乘除、对比反比等可以导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数学概念、数学公式等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导出事物之间都是存在相互联系的。
        3.坚持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师应当认清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而不是教学的主宰地位,不能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数学教学,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不能主动将所有的知识点都剖析清楚明白,让学生没有自主思考的机会。主导地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教师应当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基础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趣味性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当联系实际生活,把数学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保证以学生目前的知识、经验是可以自己解决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点拨,让学生在实践解决问题中锻炼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分析和计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形成自主自立观念。
        不只是教学上的引导,生活上的引导亦是如此。教师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可以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感,促使学生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建立和谐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进一步有效提升素质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又要注意兴趣、学习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朱静妮.知识窗(教师版).2020(02):40
[2]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邱华.中华辞赋.2019(0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