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 李登梅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8期   作者:李登梅
[导读]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地理课能帮助学生认识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自然环境及社会要素,是一门让学开阔拓视野,增长见识的有趣学科。

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   李登梅  646200

摘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地理课能帮助学生认识赖以生存的家园、了解自然环境及社会要素,是一门让学开阔拓视野,增长见识的有趣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对于地理课的参与度并不高,因此本文分析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互动合作”教学的优势及构建和优化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在地理教学当中的参与度,实现地理高质量教学基本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互动合作,建构优化
        与其他学科不同,学习初中地理并不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或较强的数学知识,它用叙述的方式向学生罗列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其内容涉及面广,趣味性较强,学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高,教学效率较低,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互动合作”已成为地理课教学中常用的新教学方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1.互动合作
        互动、合作需要两方及两方以上的主体,在教学中,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是一方主体。将“互动合作”理论运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参与度,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映像。
        1.1提高参与度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几乎只能从课本中学习地理知识,而老师大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集中精力,对老师所讲的地理知识只是一知半解。而以互动合作的方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活动,与老师、同学、书本对话。
        1.2加深知识印象
        在互动合作时,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以地理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媒介表达交流,那么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学生可以反复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2.构建与优化
        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并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所能概述的,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交流方式.因此合作的目标要明确,互动的方式也应多样化,所以互动合作既需要老师合理的指导,又需要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动手能力。
        2.1课前预习指
        课前预习是相互交流合作的第一步,是学生熟悉课本的重要方式,也是收集课外资料的过程。


在预习之前,老师应根据所教的内容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及应该补充的课外知识。
以地理课中“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为例,老师应该明确指出预习的方向,如在预习后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书籍或者是网络收集相关资料,如水资源总量: 全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不足,浪费严重,污染严重。在时间上:分布极为不均,夏秋时期水源充足,但冬春季节匮乏。在空间上:分布情况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也就是东南多,西北少。用水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各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平衡,导致有的地区人们对节约用水的忽视,而有的地区干旱严重等。而解决水资源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如: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学生通过预习,不但熟读了课本的内容,还能拓展视野,收集其他相关联的课外知识。
        2.2互动合作的方式
        既然同为交流中的主体,就要让学生勇于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表现自己,老师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听众,互动合作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可以开展地理知识问答等活动,即你问我答,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些有趣的地理知识,在问答活动中相互考察对方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在有奖问答环节,老师可以奖励在地理知识竞赛中表现较好的学生一些奖品。还可以让其尝试制作ppt,小视屏等与地理知识有关的课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鼓励他们上台演讲,向台下其他学生和老师讲解自己所收集的一系列知识。通过这些多样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表达认知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组织此类的活动,构建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2.3课外实践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生活中处处也能学习地理知识,只要学生足够细心,善于发现新鲜事物,就能在现实中找到很多与书本中相符合的地理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可以组织在学校内或周边开展关于地理知识的课外活动,如以“自然特征与农业”为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讲,要了解家乡的自然与农业,不妨在空余时间去爬爬山,去乡村看看农作物等,通过实地观察,可以知道盆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而且还盛产油桐、甘蔗、柑橘等多种亚热带作物,物产极为富饶。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是学生与大自然互动合作的一种体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构建与优化初中地理中的互动合作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愿意集中精力来学校地理知识,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交流活动,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最后还要提倡近亲自然,亲近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地球,结合这几点,才能强化知识点的学习,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汤庆庆.初中地理“互动合作”教学方式的建构与优化[J]新课程(中)2014(05)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